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犯罪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3年3月12日 编辑:shphao 有448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女性犯罪心理矫治方法

国内对女性犯罪人的认知、矫治方法还比较单一,很多对女性犯罪的矫治仅从法律制定、政策疏导、道德感化等角度,对心理矫治技术应用较少,且罪犯心理矫治技术中的理论多来源于国外。德国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耐德说:“在当代,人们也谨慎地将外国犯罪学研究成果适用于本国,这既节省成本,且获得经验旷日持久”。

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传统文化、社会价值取向和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借鉴国外女性犯罪心理矫治技术,结合以上对我国女性犯罪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犯罪心理矫治理论和方法。

(一)对犯罪女性建立心理障碍评估体系

由于女性犯罪人大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心理矫治工作者首先应对女性犯罪人进行访谈、心理测量、心理评估,进而做出明确诊断。有些女性犯罪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很长时间难以奏效,往往因为被矫治对象存在人格障碍,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格偏离有关。因此应尽早建立心理障碍评估体系,对女性犯罪人的心理问题、人格障碍、人格偏离尽早识以便于矫正。

(二)吸收国外的矫正方法,结合我国女性犯罪的特点,找到适合我国女性犯罪人的本土化矫治方法

1.精神分析法:女性犯罪人的早年创伤性经历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在意识层面往往意识不到,这些童年的负性生活经验往往成为女性犯罪人心理特征中偏执、敌对、焦虑、抑郁的本源,这些破坏性的倾向及能量产生了犯罪行为,即佛洛依德所认为的人类死本能的产物。精神分析法意在挖掘犯罪女性关于犯罪行为的潜意识,通过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引起犯罪女性对早年的回忆,让其认识到犯罪行为背后深层心理原因,犯罪女性在治疗室松弛的环境下宣泄、释放被压抑的情感,使女性犯罪人的心理意向、反社会性人格、情感与行为倾向得以改变,为本能提供宣泄渠道使其调和,使其心理创伤得以治愈,使犯罪行为得以矫治。

2.认知疗法:女性犯罪人由于虚荣心、攀比、嫉妒及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普遍存在价值观扭曲,认知能力差等问题,对这类女性可以采用“认知重建疗法”,重建其认知结构,改变其错误、不合理信念及价值观。

认知疗法是就目前的问题找出压力源,从认识上调整自己。ABC 理论可以非常好的解决犯罪女性的压力、焦虑、抑郁、不合理的信念及价值观问题。A 是事情本身;B 是对事情的认;C 是结果。A 不可以改变,是我们必需面对的困境、压力,B 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看待压力就会产生怎样 C,不同人用不同方法有不同 C,就会造就不同心理状态,同时引出不同心理效果。根据 ABC 理论,帮助女性犯罪人找出其压力源,澄清其不合理的信念及错误的认知方法,建立理性的价值观,正确面对压力,使其行为、价值取向符合社会规范。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调查报告显示,35 岁以下女性犯罪被告人占女性犯罪被告人总人数的 71.04%,大约 60%-80%的女性犯罪被告人有幼小的孩子,孩子的重要性对被监禁的女性和男性是不一样的。对于女性而言监禁最痛苦的是在监禁期与孩子的分离。

现实中女性对孩子承担了更多的抚育、情感支持和责任,许多犯罪的母亲单身或与孩子的父亲离异、或是自己抚养孩子,这种痛苦是她们必需面对的,对于这部分女性犯罪人可以采用认识疗法进行疏导,重点是帮助她们如何面对现状,如何控制自己的生活,使她们在情感、经济上独立。

3.集体讨论法可以对多名犯罪女性同时矫治,通过讨论、辩论可以澄清导致犯罪的错误观念。犯罪女性在实施具体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性犯罪、贩毒、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行为时的动机、目的、心理状态进行讨论,在宽容、理解的氛围下鼓励其畅所欲言,治疗工作者应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女性犯罪人重建认知系统,获得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取向。对于因人际冲突、情绪失控实施犯罪行为的女性,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进行人格重建,让犯罪女性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使其犯罪行为得以矫治。《老子》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女性犯罪人的劳动和生存能力对矫治其犯罪行为,防止再犯意义重大,通过集体讨论实施具体措施如下:(1)如何获得劳动技能以供养家庭、孩子;(2)进行生存能力训练;(3)强化个人责任感;(4)帮助女性建立自信、自尊;(5)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及人格独立,从而扩大她们的就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女性因经济困境导致的犯罪行为发生。同时在监禁过程中尽可能增加她们与社会的接触,鼓励她们多读书、多看报,组织她们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缩短女性犯罪人再社会化的过程,增强回归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从而放弃再次犯罪行为。

4.行为疗法之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这一疗法也是行为治疗中最早和最广泛地被应用的方法之一,可用于矫正多种女性犯罪的行为。例如矫正性犯罪中的卖淫行为,让女性犯罪人在想象在实施性犯罪时,同时给予厌恶刺激,可采用疼痛刺激(如橡皮圈弹痛刺激和电刺激)、催吐剂(如阿朴吗啡)和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或声响刺激等,也可让女性通过想象作用使其在头脑中出现极端憎厌或无法接受的想象场面,达到厌恶刺激强化的目的,从而戒断犯罪行为。

5.人本主义疗法(咨客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矫治方法,无条件尊重犯罪女性的人格,在完全接受的氛围下,通过真诚的交流,重复女性犯罪人所表达的,关于其实施犯罪行为的相关内容,倾听其内心的声音,对其错误观念进行澄清。罗杰斯在对待女性犯罪人心理与行为矫治时特别注意犯罪女性的自主选择性与法律、规定及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倾向。让心理矫治制造出一种赞同、通情领悟和坦诚的气氛,缓和阻抗并允许所有情感和内心体验表达与释放的探求,让犯罪女性自主建立自尊、自爱,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标准,放弃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

此外可以专门设立独立的音乐放松治疗室、宣泄室等设施,组织专业人才对情绪障碍的女性罪犯进行心理测试。这些直接以情绪疏导为目的方式,对于减少罪犯因不健康心理违反监管改造秩序及出狱后再次犯罪行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