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成瘾与依赖
    发表日期:2013年2月1日 编辑:shphao 有300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行为成瘾:赌博成瘾、性成瘾、饮食成瘾、购物成瘾、行动成瘾

成瘾通常被界定为由对药物的渴求产生的依赖状态,并由此产生的耐受性和戒断反应。但是一些经典的药物成瘾也未有完全遵循以上的模式。例如,重度的可卡因成瘾也只引起微弱的戒断反应。又比如在就医状态下对吗啡成瘾的病人在停止用药后将会停止对吗啡的沉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行为的角度来对成瘾进行界定,这使得近年来,成瘾的概念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触及各类型的行为成瘾,并证实了行为成瘾可能存在着与药物成瘾相似的成瘾机制。

有研究者发现明显缺乏物质基础的行为成瘾同样也可以引起神经通路的适应性改变,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习惯性、强迫性的大脑回路将会激励类似嗜吃和性成瘾等行为成瘾的行为增强,这可能表明自然的奖赏同样可以造成大脑神经回路的病理性改变。因此,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认为药物已经不是成瘾的主要核心,其核心应该是不顾消极后果的个体有害行为的持续发展。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实,精神类药物和行为都可以激活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多巴胺系统。近期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证实了评价和期望等体验行为可以激活中央神经系统的奖赏回路,而这与药物摄入引起的奖赏回路的激活是相似的,例如 BreiterHc等人的研究表明,金钱的获得和对美女图片的评价所引起的奖赏回路的激活与吸食可卡因引起奖赏回路的激活是相似的,并且海马系统的学习与记忆以及杏仁核的情绪调节也被证实在成瘾行为的形成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不同物质基础的成瘾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形成各种成瘾行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应该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神经通路。

目前,与物质成瘾最相似的而且研究也最多的行为成瘾是病态性赌博成瘾。近期美国心理学会   首次承认行为成瘾。新版DSM-V(精神病诊断手册第五册)在物质相关障碍上做出重要修改,“成瘾及相关障碍”  取代原来的“物质依赖”分类,增加了“行为成瘾”,并建议把“病理性赌博”从“冲动控制疾病”归类于“物质相关疾病”类目下的行为成瘾中,其主要理由是DSM-V工作组认为病理性赌博跟物质成瘾在临床、病因、生理和治疗方面有着足够的共通点,应把两者归为同类。而且工作组还考虑将网络成瘾列入该类目下,但是由于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支持,因此暂将其列入手册的附录中。

已有的研究发现,赌博成瘾者的渴求感和药物成瘾者一样强烈;他们显示出成瘾的耐受症状一不断增强的赌博需求;并且经历着和摄药一样强烈的兴奋度。大概有一般的病态性赌博成瘾者“显示出和中度药物成瘾者相似的戒断症状”,例如睡眠障碍,盗汗,易怒及渴求等。并且与药物成瘾者一样,在多年戒断后还存在着突然复发的危险性。随着科学与医学技术的进步,为深入研究赌博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此进而发现了赌博成瘾者的大脑与药物成瘾者的大脑极为相似。对赌博行为和赌博成瘾的早期神经科学研究主要是对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功能改变的探索,还涉及对赌博成瘾的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最近Renter等人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对赌博成瘾患者和健康对照被试者进行猜牌游戏,发现赌博成瘾者的腹侧纹状体和腹内侧前额的激活减弱,而这与药物成瘾患者活性减弱的区域是相似的。赌博成瘾患者中脑边缘奖赏系统/腹侧纹状体激活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成瘾者以寻找外源的强化物,如药物或者赌博行为,来弥补中脑边缘奖赏系统活性的下降。而腹内侧前额皮层活性的下降表明了控制冲动能力的下降,是成瘾者不顾成瘾行为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而持续成瘾行为的原因。该研究支持了药物成瘾和赌博成瘾有着共同的机制,病理性赌博是一种非药物的成瘾行为。运用同样的技术,Potenza的研究表明赌博相关线索引起病理性赌博患者更大的渴求感,并且对于成瘾线索的反应大于对照组。两组组间脑活动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看到赌博场景的初期:病例组在前额眶额皮质、尾状核、基底节和丘脑区域的活动较对照组减弱。而在赌博场景中的线索激活反应后,病例组在额回右侧的脑活动增加要高于对照组。在赌博场景激活的最后时期,病例组的腹侧前扣带区的活动减少。Potenz的这项研究发现病理性赌博患者在观看与赌博相关的画面或者谈论赌博时,发生脑活动变化的前脑和边缘脑与可卡因患者产生药物渴求时的激活区域是相同的,而且赌瘾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前脑等脑部区域表现的脑活动减少表明了病态性赌博患者冲动控制的能力下降。纽约城市大学的Hollander运用PET技术进行的扑克实验显示病例组在玩扑克或者赌博100美元的时候,皮层激活发生显著性的变化,边缘多巴胺系统兴奋加强,而这个与酒精成瘾者在看到可乐与伏特加酒对比时的大脑反应是类似的,此研究证实了奖赏系统在赌博成瘾行为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强迫性过度嗜吃症同样有着成瘾的特性,占据着嗜吃者的全部生活,并产生负性影响。现有的生物化学证据也证实了以上观点。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精神病学家 Noravolkow及其同事发现肥胖者与自身BMI成比例的多巴胺DZ受体活性降低,患者的多巴胺缺乏使得他们的进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以外源性的食物来弥补奖赏回路活性的下降,而这一异常现象也同样发生在物质成瘾患者的身上。Hollander认为以大吃大喝和呕吐为症状的易饿症也同样可被视为一种成瘾。与厌食症不同,厌食症有着强控制力和无兴奋度,但是易饿症和嗜吃症有着强迫性成分一进食后的喜悦和随后的内疚。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 PatriciaFaris等人认为,易饿行为最初是自动产生的,但是随后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产生了强迫性行为。易饿症显然影响到了奖赏中枢:Faris指出患者在进食前沮丧和焦虑不断增强,只有在进食后迅速一致地产生愉悦感。由此Faris提出一个新假设:易饿症并不控制迷走神经系统,而此系统是来控制心肺和强迫性呕吐功能的。她猜想通过进食一排泄等循环环节引起迷走神经回归正常角色,而迷走神经系统这样的反复训练长期作用于大脑的奖赏回路,由此导致了易饿症存在极高的反复率。

另一种使许多妇女痛苦的强迫行为是强迫性购物。强迫性购物行为典型地以巨额负债和屋内塞满无用的商品而告终。大量购物经常由沮丧和焦虑情绪导致,Shaffer认为购物本身可以产生暂时的与摄入药物相似的奖赏效果一消除消沉、内疚、焦虑以及疲劳感。他认为强迫性购物者有着相似的戒断症状,毫无疑问是一种成瘾。此观点得到Kim等研究者的支持。购物成瘾者无法控制自己,他们认为这与病态性赌博行为实质上是一致的。

有种行为成瘾可能与“正性成瘾”相关,那就是运动成瘾。几年前慢跑被宣扬可以提升内啡肤水平(其可提高多巴胺水平),是自然奖赏提高的结果。虽然从动物模型来推导人类的成瘾行为存在困难,但WermeBren仍对跑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将一组老鼠放置在跑步轮里进行培育,使得它们比对照组有更多的运动时间。进而的生物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强迫性跑步与吸食可卡因一样,都受到相同的生物化学适应性改变控制。他发现具有运动成瘾倾向的老鼠在运动时增加了对酒精的偏好,这表明了自然的,无毒的成瘾行为可能在一些情况下会增强对药物的偏好。这结果可能证实了一种成瘾会引起另一种成瘾行为的产生。但是Pratarelli也指出,成瘾类型与成瘾者的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男性更容易“性”成瘾,并且比女性更容易赌博成瘾和药物成瘾,此风险比率为2:l;但是女性则更容易沉溺于饮食、购物或者偷窃,女性与男性比,风险概率为23:1,更甚的是在强迫性购物中女性大概占90%左右。尽管目前行为成瘾的脑功能研究还比较少,但是这方面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行为成瘾患者的脑功能确实有异常,而且表现出许多与物质成瘾患者相似的特性。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