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社会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3年1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333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传播学中的认知激活理论

信息作用于接收者后,要经过一个认知过程,该过程是基于通常意义的认知,包括信息接收者注意的选择、对信息的表征、大脑的记忆过程、大脑的思维、行为的输出。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介符号的方式最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接收者从信息流中只选择小部分的信息,这小部分信息又以过滤或衰减方式进入人的认知通道。也就是说呈现的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有小部分信息被接收者的大脑接受并进行认知加工。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进行表征活动,即将符号转换为图片、形象等在大脑中的表象,然后将其转变成抽象的概念。将表层语言转换成深层语言,到此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才算是真正的接受了。

在信息平衡疗法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信息是这部分信息。如何提高所呈现信息的效能,就要考虑信息传播途径中各个要素的特征以及信息传递的情境。信息经接收者表征后,就要进入加工阶段,此阶段信息接收者不仅对当前的信息处理,还要搜索大脑中相关的信息,他们都要参与到当前的认知活动。在对信息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人的思维在不断地进行调控,最后信息会引导接收者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或观念,最终以态度和行为的方式输出。信息接收者在接受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个体即有主动性的特点也有被动性的特点,主动性是指接收者通常是有选择地理解、解释和记忆信息。实验证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包括阅读、观看电视、电视、网络信息等都具有主动性。被动性是指受众认知来源和认知范围的局限性。二者都是相对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目的是想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对受众的思想、观念、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就需要即考虑受众的主动性又考虑受众的被动性。

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成功的传输都依赖于读者能够被激活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能力。任何主观意图很好的信息文本发挥导向作用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激活信息接收者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因为信息接收者总是从自己的客观需求和认知结构出发,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和比较来得出自己认可的结论。信息接收者的认知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被激活:一是增加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储备。信息接收者的认知结构是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组成。信息对接收者来说,是知识获得成分的重要途径。认知结构中完成信息提取及转化任务则是由知识获得成分完成的,它能够给元成分提供反馈性信息,使加工程序获得调整和策略的改进,进而推动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增强。因此,传播者只有不断提高信息的流量和知识含量以增加受众的知识储备,才能使受众对信息的获得、提取和转化得以顺利进行。二是激活信息接收者的感觉通道。从理论上说,当信息接收者面对信息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获得成分就会在元成分的控制和调节下,从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的知识储备,对新的信息进行识别和理解,同时也完成打开刺激和感觉通道的任务。

然而,受众的感觉通道并不总是随时随地都能打开,或者感觉通道因“搁置”太久,刺激与感觉的通道也就没有被打开,信息接收者一时无法将之检索并提取到意识中来,于是知识获得成分提取知识储备的工作就处于无效状态。这就需要信息提供者的帮助,通过提供一定的线索或相应的背景,或激发接收者的动机,来激活他们的感觉通道,使接收者对信息的认知得以顺利完成。三是帮助信息接收者构建认知策略。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储存起来,而不是将证据本身储存起来。这种简单的认知策略往往会使信息接收者在信息接受中形成一种“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只能记得信息所负载内容的结论,而对它的来源和真假漠不关心。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要在信息呈现中不断增加有具体情节、有事实依据的信息,而减少说教式的信息,通过大流量的信息为接收者构建科学的认知策略提供重要的参照体系。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