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社会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2年12月8日 编辑:shphao 有203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信息、观念与心理的关系

信息平衡心理疗法的理论构建一种看法、想法或观念一旦在人的思想中有了雏形,周围的信息对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个体原本固有的信息相比较,外界信息有可能,一种是与固有观念相一致,即顺向的信息,它会强化固有观念,并深化观念的程度与延长持有时间。另一种可能是与固有观念相背离,即逆向的信息,这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正向信息相互抵销,对原有观念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按照传播心理学原理,信息呈现于个体面前时要经过三道防线,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

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即使人们确实被迫接受了那些不调和的信息,人们也会用选择性理解构筑起第二道心理防线—曲解该信息使之符合原本对现实的看法。选择性理解是指个体由于经验、心理状态、思想感情、思维习惯、情绪、动机、需求、态度及环境、气氛的不同,对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理解。并且,这种理解不是以信息本身的客观实际为标准,而是以自己固有的观念为标准。因此,通常情况下,个体所理解的信息都是与自己固有观念相协调而不是相冲突的。如果人们实在无法改变该信息,还可以通过攻击信源的可信性来支持巩固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信息接受中的选择性注意,不只在于它是专门指向特定对象,还在于它是依据一定的接受目的、接受定向和接受定势,积极主动地直奔某个看中的接受对象的。这样,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接收者就会一方面让那些与己毫不相干的媒介信息从自己感知领域的边界线上跑过。另一方面则主动地回避那些与自己预存立场或固有观念不相投合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只注意那些同接受定向、接受期待、接受需要和接受个性等接受图式相吻合的接受对象,以保持心理平衡。接受定向是一种接收者预先就有的趣味方向或预存立场,它直接导致接受期待,接受期待是一种“知觉预态”。信息接收者的接受需要也决定着个体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过程中接收者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感兴趣的信息,容易忘掉与自己观念相反的信息。因此,信息从外界进入人的认知系统的过程可以总结如下:外界的信息如果不合己意便会在最外层被拒绝,得不到注意;如果有些信息无法避开,这时中层防线便可在解释信息符号时予以有选择地理解。如果信息再突破了这一层,信息接收者便会在最里面的一道防线进行选择,记住那些符合需要的信息而抛弃无用的信息。

可见,受众的心理选择过程既有“防信息卫”又有吸收,而吸收与抗拒的比例是与信息传播中的各种因素有关的。人在认知方式中也存在局限的搜索,尤其是具有抑郁和焦虑潜质的个体,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习惯于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负性观念相一致的信息,而对于那些与自己负性观念相违背的信息则根本视而不见。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顺向的信息对人的观念影响要大于逆向的信息,即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一观念,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均会选择性地关注、搜索、记忆、评议以及再认那些与自己某些特定的观念相一致的信息。

显而易见,人们在阅读、观看、收听信息时往往会搜集一些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信息,或者是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而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即人们搜集信息有一定的倾向性,持有某种观念的人往往会搜索与自己观念相同的信息,并试图证明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并且对这些信息还会认真研究,甚至向周围人传播,此过程又加深了其观点持有的程度。因此,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顺向信息与观念起到了一个“正反馈”的作用,观念引导信息的选择,选择的信息强化观念的巩固,循环往复的互相验证与强化。因此,信息可以对观念起到强化或消减作用,而观念会导致人对信息的局限搜索。局限搜索与选择性注意具有相同的作用,使人在选择信息时具有了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与其所持的观念密切相关。观念对信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个有爱心的人关注需要关爱的群体的信息,而一个对社会不满的人,时时搜索社会的负面新闻等等。同时,信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自然发生,往往不受个体的主观意志所支配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信息对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巩固原有的观念,如果这种观念一旦与客观环境相冲突变成非适应性观念,那么信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会朝向有害的方向发展。

由于影响观念转变的因素较多,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态度的转变,并形成了态度转变的系列理论模型。观念是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转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认知,因此,观念的转变是态度转变的基础和核心。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于1959年提出了态度转变模型,模型的四个要素包括:传递者、沟通信息、接收者、情境,模型中的任一环节都会影响态度的转变。心理学家墨功提出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可以改变人的态度,通过实验发现沟通对人的态度信息平衡心理疗法的理论构建改变有很大作用。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沟通的内容即信息,沟通中起作用的因素是给人们提供了信息,因此信息对改变人的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有追求一致性的本能,平衡理论强调一个人怎样看待别人,即怎样与他人趋向于平衡。纽科姆的对称理论是讲一个人怎样吸引别人,即怎样做趋向于平衡的努力。对称理论认为一个人越被另一个人吸引,他的立场就越有可能向对方所持的立场转变。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认为不调和并不足以造成态度的改变,人们会避免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消息,该理论可以用传播心理学中选择性注意来解释。传播心理学理论认为,调和理论可以用于预测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在接收者一方产生态度变化的有效性,即可以对接收者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做出某种预测。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匹配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他提出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包括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不协调关系;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社会交换论则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详细的计算。态度是得与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一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一也未必意识到。因此,在很多时候,认知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起到了消极作用。适应理论认为人面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新的信息时,会通过心理的内部适应机制实现自我的调节。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这是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适应过程做出的一种解释。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刚。

以上各种理论对观念转变的解释,均是个体在接收到外界信息后,尽管信息的形式可能不同,但信息的本质是一样的,而后发生态度的转变,其中核心部分是观念的转变。总之,信息影响着人的观念,观念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程度,心理状信息平衡态又影响着人对信息的选择与认知,三者之间呈现互相影响、互为基础的互动关系。如果一个持有非适应性观念的人,在搜集信息时往往倾向于搜集支持自己观念的信息,强化了自己的非适应性观念,非适应性观念的强化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或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不良的心理状态又对人对信息的理解与选择产生影响,一旦进入这种循环状态,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即进入了不良循环。打破这种不良循环,可以从三者之一入手,信息平衡心理疗法是以信息为切入点,使个体的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从而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成一长。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