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2年7月29日 编辑:shphao 有233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催眠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催眠被用于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上,作为一种演示技术,它可以帮助神经症病人理解他们不适应行为与冲突背后潜在的动力学原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他可以帮助多重人格患者整合解离了的自我,作为一种手段,它有助于缓解孕妇生产性疼痛、烧伤、癌症、外科手术等等各种疼痛。更重要的是,催眠已被广泛用来诱导放松,不仅帮助正常个体,也帮助神经症患者及有性格障碍者富于情感地成长。

催眠自诞生时起,即直指减轻病痛与症状。《内经》中的“祝由”如此,巴比伦神庙中的睡眠室同样如此;墨斯麦的“磁通术”针对大多数的疾病,布莱德的催眠则直指镇痛甚至麻醉。英国医学会于1955年肯定了催眠在医学临床中应用,美国医学会于1958年经过2年的调研,确定“可以在医疗与口腔领域中合理使用催眠”。近、现代催眠师们也主要将精力集中于治疗各种焦虑、应激等引起的种种症状,改善社会不适应性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等。

催眠应用于临床,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评估与诊断,干预与治疗,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前者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后者则涵盖认知重构、行为调整等。

评估与诊断的主要工作是信息的采集,催眠中评估与诊断往往是动力学取向的。因为是经验、体验而不是理论决定思维,通过体验的联想,可以深入我们的潜意识,达到通常在意识状态下难以获取的材料。Wegrocki报告一例数字恐怖症,患者对偶数尤其是2、14、18以及奇数21、23发生强迫性恐怖。分析发现,来访者18岁时对性的压抑,造成其意识创伤,是其对18恐怖的原因,而其它复杂化了的俄的甫斯情结则可能是其它数字恐怖的原因;而(Gravitz1971)对来访者拒绝接受催眠治疗的阻抗的分析,提示了受害者遭强奸的基本信息。

除弗洛伊德式的自由联想外,信息采集的具体技术还有“水晶球”技术、“荧幕”技术及释梦技术(wolberg1996)。将来访者诱导入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后,让来访者意像一“水晶球”,一个具有“魔力”的水晶球,或者一个有魔法的屏幕,可以将来访者所有的想法与愿望都投射到这个“水晶球”“屏幕”上,通过与来访者探讨所投射的意像的象征性意义,可以获得在意识状态下所不能获得的信息,从而提高评估与诊断的效率。当然,在催眠中诱导来访者入梦,然后通过释梦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结果。

信息采集的另一个催眠方法,是回溯技术,即通过诱导,让来访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生活史中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如小学四年级、十一、二岁时等等,甚至是发生某个特定事件的前后,从而激活大脑相关的记忆单元,扩大记忆的容量,提取许多在意识状态下不能提取的信息。部分国家或者地区将催眠应用于司法,即取催眠的这一功能。尽管所提取的信息可能存在着歪曲,但这些歪曲本身即可能反映来访者的某些倾向,仍然是催眠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甚至于回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治疗技术—时间线疗法(Timeline therapy)。

催眠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分别于1955年和1958年获得英国与美国医学会的认可,被广泛用来预防、治疗各种神经症,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转化障碍(歇斯底里)甚至人格障碍及轻型精神病,并且其适用范围逐渐到拓展到精神与心理科目以外的医疗情境中。在公共卫生领域,被用来纠正、戒除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进食障碍、酒精及药物成瘾等等);在临床医疗领域,作为内科(心血管疾病、哮喘、消化道疾病等)、外科疾病(镇痛、各种手术的术前准备、烧伤)、妇产科(接生)、儿科(改善儿童对检查的合作性,创伤性检查)、口腔科、皮肤科等临床实践中的一种有益补充,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催眠在医学临床中有多种作用机制,但主要的,仍是取其高效率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催眠不仅能够迅速缓解来访者的急性焦虑症状,在降低长期焦虑引起的慢性唤醒状态方面,显著而持久的效果。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