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2年4月2日 编辑:shphao 有294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三种催眠状态

催眠分为轻度催眠、中度催眠、重度催眠三个状态。轻度催眠时,人的心理防卫渐渐降低,可以说出平常不愿意流露的话。中度催眠时,被催眠者身心放松,对于催眠师的指令反应良好,意识清醒。此时,催眠就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搭起了一道桥梁,潜意识可以把信息送达到意识层面而被感觉到。而深度催眠则是被催眠者身心放松,意识不清醒,完全沉浸在非常主观的个人世界中。此时,催眠师可以通过语言来操纵被催眠者。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达到深度催眠的程度。一般而言,一半以上的人只能到达轻度催眠的程度,25%的人可以被中度催眠,而只有不到20%的人可能经历到深度催眠状态。

其实,要被深度催眠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被催眠者必须十分信任催眠师,愿意接受催眠师的暗示。第二,催眠的环境必须安静、舒适,利于当事人放松。第三,被催眠者必须具备所谓的“催眠体质”。而所谓“催眠体质”是指那些坚信自己可以被催眠,心理防卫较低,意志力较薄弱,平日里经常作“白日梦”的人。只有当三个条件都满足,深度催眠的条件才成熟了。这时,催眠师高超过人的催眠技巧,多年丰富的催眠经验,对于突发事件的驾驭能力就需要发挥作用了。由此可见要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杨过的迷魂大法实属不易,而那些所谓的催眠舞台秀,多半是扮演的。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238]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68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72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12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637]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