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2年3月15日 编辑:shphao 有441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催眠的历史发展与本质研究

早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罗马的僧侣就会用自我催眠的办法来替人占卜、治病。在中国也有摄魂术、奇术之说: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或是一种迷信活动。

在欧美,现代催眠术的历史也比现代心理学科本身还要漫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70年巴黎一位喜欢心理治疗的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的“催眠”,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包括使病人躺在手臂上。他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

虽然,动物磁力学说受到法国心理协会的强烈抨击,也受到医学界和科学界的质疑,实际上,麦斯默的通磁术的确治愈或缓解了许多疾病,如风湿症、疼痛、皮肤疾病、痉挛性哮喘等。由于这些治疗效果确实存在,19世纪中期一批临床医生对通磁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43年英国的一名外科医布莱德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外科手术麻醉中,并提出了对这种现象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术有了广泛的传播,这个术语也沿用至夯巴黎的一位神经学家沙可认为催眠是一种生理心理现象,深度的催眠状态(梦游状态)只有在歇斯底里症患者身上才可能出现。沙可认为催眠按深浅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需要一定的诱导催眠方法,如凝视法,强迫睁眼法,按摩眼皮法等。

1845年到1851年,印度的一位外科医生,在病人被催眠并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了2000例手术,甚至包括截肢。但许多外科医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仅仅通过一些催眠引导词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可信,加上一些失败的案例也强化了这样的怀疑。外科医生需要的是适用于任何人的技术,19世纪中期化学麻醉剂乙醚和氯仿的发明足以使医生们对于催眠失去了兴趣。1880年前后,南锡引发了催眠术是神经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的争论。随着南锡学派的出现,法国的催眠术研究再次兴盛起来。南锡派的代表人物是Liebeualt(1823-1904)和他的学生Benrlleim(1883-1919)。他俩均擅长用催眠术给病人治病,但是他们对催眠术的解释却与Bardi的“视神经疲劳说”不同。伯朗海姆认为催眠完全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被催眠者对诱导语的自然反应。催眠是一种强化的感受状态,伯恩海姆通过非物理诱导(言语诱导)帮助当事人进入催眠状态,成功的证明了他的理论,并指出梦游状态不只局限于歇斯底里症患者,在相当一部分正常人群中可能发生(他的案例中占巧%18%)。沙可的催眠个案需要助手的协助,伯恩海姆则不需要,他提出的关于催眠的理论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催眠状态的心理感受,想象作用以及非意志行为仍旧是目前催眠研究的主题。南锡派的“暗示说”对催眠术作了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影响至今。

一些医生把催眠术应用于精神病患者,Freud(1856-1939)曾先后师从charoctBemhein学习催眠术,他利用催眠术帮助患者回忆遗忘的童年经历和被压抑的动机冲突,人们称之为“催眠分析”。但Frued最终弃用了催眠术,原因是Frued发现有很多人难以进入催眠状态。某些进入催眠状态的妇女,则常把催眠师作为移情的对象,甚至期望与催眠师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这也是弗洛依德放弃催眠术的原因之一。

英国心理学家Mdeougan(1871-1938)对催眠术做了纯生理学的解释,认为催眠现象是由于被试脑部缺血造成的。巴甫洛夫认为:催眠同于睡眠,是一种条件反射。当被试者置身于与睡眠相似的情境之中、或者受到类似刺激时,就会出现与睡眠类似的反应。巴甫洛夫还认为:催眠过程中,被试者的高级神经中枢呈现一种选择性抑制状态,而不象睡眠那样呈现一种弥漫性抑制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在催眠状态下,被试者能与现实进行交流,而在睡眠状态下,被试者却不能与现实交流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辟了催眠术的新纪元。心理原因造成的失忆,麻痹病例的增多,同时心理医生的缺乏促使催眠研究重新获得的科学界的认同。催眠治疗在美国进入实验研究阶段。在Mdeougall的指导下,Young1923年完成了首次催眠实验,193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Hul(l1884-1952)出版了《催眠术与暗示》一书,书中列举了102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被催眠的人是否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催眠术的退行作用及表现研究;催眠麻醉现象及其本质研究;个性品质与易催眠性关系研究;催眠术对健忘症的治疗作用的研究;催眠术原理研究;后催眠效应研究;催眠术适用领域等等成为催眠领域的研究主题。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国成了科学催眠术的研究中心。

公认的催眠治疗权威,天生的催眠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认为催眠是一种注意能力集中的状态,被催眠者可接受一个或多个观念及指示。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打破自己结构化的信仰及思考模式,尝试自己心理结构的另一种工作方式,EriCkson对近代催眠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中期至今,外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工作者对催眠的兴趣日益浓厚。1957年,美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心理协会正式承认临床催眠术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方法,这归功于现代实验研究的发展和催眠术的广泛应用,如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等。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催眠对于治疗一些生理心理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催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还在继续。

1950年到1960年,英医师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宣布了对于催眠有效性的支持声明。1958年,英国催眠诊所成立。1968年,英国外科及牙科催眠师协会成立,将催眠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牙科治疗中。1973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催眠理事会。1977年,主要面向心理医生的“英国有经验和诊所催眠师协会”成立。1978年,心理学和超心理学会成立,后改为催眠和超心理学会,是建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个民间非赢利组织。1980年,国立催眠与心理治疗学院及高级催眠治疗师注册中心成立。1952年,高级催眠治疗协会及Atkinsno-Ball催眠疗法学院成立。1984年,伦敦临床催眠学院和不列颠临床催眠治疗师协会成立。1989年,催眠与超心理学协会升级为心理压力调节协会及学院。1991年开始,商业性的PS工服务公司为患者提供压力调节方法和催眠技术。1995年,国家催眠治疗协会在英国成立。1997年,查利博士建立了第一个有关催眠的网站,将催眠疗法进一步推广。

早期研究认为,催眠没有一个准确的操作性定义,不是所有催眠指导语都能引发催眠状态,几乎所有关于催眠的客观定义都受到理论研究的限制。Hilgdar(1973)认为至少可以定义催眠的范围,即无论理论观点是什么,至少有这样一种共同的催眠现象让研究者关注。即使只在一部分被试身上发生,即使通过不同的诱导语产生反应,这些催眠状态下的现象彼此存在明显的共通之处,如暂时性麻醉、幻觉、失忆等。

Ome给出了催眠的操作性定义:催眠是通过一系列诱导程序达到的一定心理状态,当事人经历知觉、思维、一记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该定义关注于催眠研究的范围。

1.“一定心理状态”是指催眠被试的状态不同于清醒时期。

2.“一系列诱导程序”是指催眠的诱导过程,进入催眠状态的被试是指那些通过催眠引导语导入并作出行为反应的被试。

3.“当事人在知觉、思维、记忆、行为方面有所改变”是指当事人在催眠状态下的不同体验,也是催眠的特征,如幻觉、选择性遗忘等。

4.“当事人经历…”尤其强调当事人意识过程的改变,而不只是行为的改变

5.催眠体验是当事人对催眠引导语的反应,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对催眠师特定的引导语产生知觉、思维的改变,不仅是行为反应。二是这里所指的催眠包括催眠师和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心理关系,而并非自我催眠。

许多临床催眠师也提出了来自实践体验的催眠定义,如美国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认为催眠是一种唤醒和运作潜意识资讯的过程,是一个温暖的人在另一个人身上激发出来的维持生存意志的关系。近年来一些台湾催眠师认为催眠是激发清醒的觉知,重构过去的经历,引发自在的生活。来自实践的催眠定义促进了催眠技术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