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2年3月15日 编辑:shphao 有385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对两课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一、教师和教学方面的因素

1. 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理论功底是否深厚, 知识面是否宽广, 是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讲课是否具有艺术性, 语言是否精彩, 表达是否流畅,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都是决定讲课效果、课堂气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性因素。“两课”教师在自身的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性, 有待于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提高。

2. 教学模式的非科学性

我们仍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 虽然教育界的理论专家们以及众多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 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运用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老师是信息源, 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体现, 是一个纯粹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习的兴趣比较低落, 学习的效果不好就勿庸置疑了。

3. 教学安排的单一性

从教学安排来看, 高校的“两课”是作为全校的政治理论课开设的, 每个学生必须要学, 在这门课上, 任课老师的备课、教学进度、讲课重点、难点、作业及其批改、考试和标准答案、阅卷等方面, 都是统一安排和要求的, 教师的自主性很弱。这种缺乏个性和特色的教学, 也是导致大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对“两课”是非常轻视的, 带有不少成见,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大学里根本就不要开设“两课”。

1. 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的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的相互撞击和斗争的加剧。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影响和制约学生成长的因素日益广泛与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在很多方面还不定型, 不成熟,判别是非的能力、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都还不是很强, 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来自于国际社会各个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

2. 国内小环境的影响

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 经济和社会生活必然发生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形式必将影响并变更原有的道德观念。例如, 以功利、效率、平等、合作等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新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平均主义、保守、惰性等品质的矛盾, 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尖锐冲突。这种道德转型, 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成份, 也有消极的影响, 尤其是在不少大学生的思想中,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成份占有一定的比例。

3. 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了道德转型,在社会道德生活中, 出现了许多道德滑坡的现象, 例如,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盛行;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在面临着危机。我们的青年学生耳濡目染着这一切。但在我们的“两课”教育中, 有很多内容都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与现实生活的反差较大, 致使学生认为老师讲的都是一些空话、假话, 根本不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学了也没用。

4. 历史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之前,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出现了政治狂热化的局面。而现在, 我们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由过去的以政治为中心向现在的以经济为中心转变,必然在人们的思想当中出现了政治淡漠甚至冷漠的情况, 这种思想状况也必然会影响到青年学生。

三、高校领导部门重视程度

有人编了这样的一个顺口溜, 描述高校的领导对于“两课”的态度: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虽然, 中央领导十分关心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培养和健康成长, 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很多高校领导的思想当中, 存在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取舍上, 那些热门专业、应用性强和市场需求量大的课程格外得到青睐, 而像“两课”这样的一些政治理论课则成为冷门, 被推向边缘。

四、关于如何改变厌学心理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我们教育最终目标。“两课”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这种许多大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的状况, 则会影响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改变这种状况, 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虽然从客观上看, 一些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还难以改变, 而且这种因素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大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和对“两课”的重视程度。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就放弃主观的努力。

“两课”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 对学生进行一些空洞的说教。师生都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现实生活,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 各高校主管“两课”教学的部门改变以前轻视“两课”的态度, 为“两课”教学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