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12年2月27日 编辑:shphao 有160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疏导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又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期待。以上研究综述表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从无到有,从宏观到微观开辟了一些基本的论域,把握了主要的研究环节,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拓展和深化心理疏导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平台,铺垫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形成了该论域的雏形图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心理疏导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任何成熟的研究论域都有深刻而丰富的研究内涵与科学合理的研究外延。虽然心理疏导被广泛运用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方法。但是,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还没有公认的一致的概念界定或认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涵还比较贫乏、研究的外延还比较狭窄,即使是现有的某些理论观点也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当中,还存在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关于心理疏导认识的歧义和误解。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兼顾深度和广度,点面结合,才可能全面科学地界定心理疏导的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外延。

二是关于心理疏导的理论依据。已有的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一般性地谈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心理疏导的必要性,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心理疏导的理论依据的分析较少,虽有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心理疏导的必要性,但从整体的论证情况看,理论分析不深入,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另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在根据即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的分析还缺乏深度。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相关知识的借鉴有待深入探讨。在已有的某些成果中,还存在或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等同于对心理学的方法的简单嫁接与应用,或是将心理疏导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等现象。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探讨与研究。

三是关于心理疏导的研究范围。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而对其他部门、领域或其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心理疏导研究较少,因而在这一方面造成了重复性研究较多,而缺乏对其他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的精深研究;另一方面,这也决定了对策的适用性或对策研究的实践意义比较有限。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研究限于学校教育阶段甚至高等教育阶段显然是不足够的,对于心理疏导研究的范围还需拓展与延伸。

四是关于心理疏导的研究方法。研究初期较为注重经验性描述和总结,或者是对心理疏导的方法进行简单描述,没有充分地、系统地进行对心理疏导方法的挖掘。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重视理论分析,但有存在单纯依靠逻辑推理与演绎方法的倾向,缺乏实证研究。而心理疏导作为生动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此为切入点,以定量分析推动定性研究,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心理疏导的实践应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力量之源。五是关于心理疏导的研究视角。在研究视角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借鉴国内外己有的有益成果。比如,心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成果和方法都应成为我们建构本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模式的重要思想资源。借鉴利用如何运用思维、情感的有关规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借鉴运用需要、兴趣的有关规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借鉴运用气质、性格的有关规律,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借鉴运用心理卫生的有关规律,加强教育的科学性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应与相关学科建立起动态积极、稳固灵活的开放式对话和交流机制,积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方法,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科际整合研究。这种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进行科际整合应注意不要简单地移植、嫁接其他学科的理论内容体系和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地加以借鉴利用。比如,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奠定了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但是更关键的是研究如何使两者整合利用,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法等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模式与方法。综上所述,从已有对心理疏导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这一颇具争议而又相当复杂的课题,已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己有的研究成果,也还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一些模糊认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理论的深度明显不够,还难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期待等等。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本论题的研究有着较大的探索空间与研究意义。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42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7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8]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10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