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31日 编辑:shphao 有374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系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系的理论构建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求真务实,创新发展,把助人自助的教育功能放在首位。

(一)高度重视,统筹组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学校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关系到学校稳定和育人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华东交通大学实际,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学校2002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巩固、提高、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育人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利于实现全面参与的校园心理氛围”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党委统筹、学生工作处(部)协调、心理咨询中心具体实施”的机构运作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规范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任务,调动资源

虽然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心理健康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依然有许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误解,把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神经病”等同对待,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找心理老师看病”存有畏惧感和自耻感的想象。这是我们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更是高校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瓶颈。针对目前现实,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放在首位,明确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全员参与模式”的工作任务。

(三)尽早预防,有效干预

教育心理学家丁赞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及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预防重度心理疾病和防止心因性恶性事故,服务于学校稳定大局,这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基本要求。2003年12月,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在第4513期以“华东交通大学建立大学生自杀预警机制”为题介绍了我们的做法。一级系统以预防为主,主要由班级辅导员及学生班长充当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二级系统以咨询为主,针对那些长期陷入心理困境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动找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三级系统以治疗为主,对曾经有过自杀经历或正面临重大挫折的学生,学校立即进行干预,必要时送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二、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系的操作实践

“助人互助,全员参与”的模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着重从全局上和根本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一)创建“报网互动”的宣传平台,实施全面普及

宣传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动力结构和行为意义,这在大学生心中会变成一种实现目的的方法”。学校在2001年创办了《大学生心理报》,每月1期,每期16个版面,从2001年至今已出版了79期,总量达4O万份,保证了每寝室一份,通过刊发“实用性、故事性、参与l生、互动性”的心理美文“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倡导积极健康人生”,许多大学生朋友把《大学生心理报》当作良师益友。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学校创建了“心海导航”网站。形成了以宣传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工作来促进科普工作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打造具有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二)构建“点线面”三结合的队伍体系,实施全员参与

“点线面”保证了学校、学院、班级三个层次组织健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广度和强度,使每一位有心理困扰的同学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具体来说,“点”就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包括中心主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联合会)、“线”是各学院心理保健室(包括各学院心理促进会)、“面”指的是各班班级心理保健员。班级心理保健员是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为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我们按科学规范的要求对班级心理保健员进行“选拔、管理、使用、培训与考核”。2010年,学校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出版了《携手互助:班级心理保健员工作手册》,由教育厅出资免费发放给班级心理保健员阅读,使之掌握相关技能,在实践工作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密切关注班级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向学院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汇报情况,形成了一个全员覆盖、立体化的队伍体系。(三)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说教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活动。是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心理情景剧使参与表演的学生以及现场观众在不经意间得到心理疏导,这种直接效果是拆除了挡在学生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之间的隔阂。同时,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学校连续6年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以2009年为例,参与演出的学生逾4000人,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1/5,参与编排和观看的学生有12000多人,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3/5,全校累计创作和演出了400多个剧本,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运动会”。2009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托学校承办江西省首届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从预演到总决赛历时二个半月,预赛分有六个分赛区,囊括有赣南、赣北及南昌等地区共62所高校,本次大赛以“关爱生命,阳光心灵”为主题,吸引了全省十余万师生的共同参与,大学生们广泛参与,在舞台上释放激情,尽情表演,心灵的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是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内心体验和实践操作,通过心理拓展训练能唤起情绪和情感的共鸣,促进助人自助。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属于发展性教育,广泛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主体的心理素质训练,既能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又能发挥朋辈支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007年,省教育厅委托学校建立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实训中心,负责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知与处理能力,从整体上构建起了心理健康教育链,在每一个链条上,辅导员都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员、处理员;辅导员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分类、建立心理档案。此外,辅导员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所结下的友情,利用QQ群这一平台,定期聚会,全员参与、资源共享、问题互通。既改变了资源薄弱的不利局面,又开创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链;提升了辅导员的责任感,实现了每位辅导员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每位辅导员都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六位一体”促成合力,夯实创新

“六位一体”,即心理建档、课堂教学、心理咨询、普及宣传、学生社团、科学研究。是心理建档。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建立心理档案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学校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要对新人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系统而且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建档机制。这不仅可以确保我们更科学地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比率以及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高校管理决策层改进相应的管理手段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和成才,学校针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调适》必修课,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幸福心理学》、《爱情心理学》,针对大四开设《指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使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以确保自身心理健康成长。

三是心理咨询。一方面秉承传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模式,全天l2小时安排值班老师,热情真诚地为前来寻求帮助的同学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开通“24小时生命热线”电话咨询、“心海无忧”在线咨询,以2009年为例,通过各种方式接待咨询学生862人次,让学生有需要倾诉时有专业心理咨询老师,需要朋辈关爱和咨询时有心理健康天使志愿者,需要参加在线交流时有心海导航心理互助社区。

 四是普及宣传。学校活跃着一支阳光心理志愿者团队,他们中有党政管理干部、有辅导员、有专业教师、有学生骨干,每年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并依托三级学生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茶座、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

五是学生社团。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将一批自身心理素质好、个性特征优秀,又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学经过培训和提高,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有效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力量。在学校层面有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联合会、各学院都有心理素质促进会、各班有班级心理保健员,这三支学生队伍共有上千人。他们本身也是学生有着共同的经历、类似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容易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同时,这些同学活跃在全校各个班级,他们能及时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因此,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工作模式,既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具有心理咨询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六是科学研究。有人认为,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模式,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混为一谈。诸如此类,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矛盾及科学内涵,需要去发现和解决,要注意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融合性、潜隐性、依赖性,探索出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纵深开展。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互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三级管理,有效地搭建起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和全程进行。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