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18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刘敏 编辑:shphao 有242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技校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来,许多技工学校的老师都感到技校的课堂越来越难以驾驭,技校生越来越难以教育。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所谓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持回避、厌恶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学生上课分心、不求上进,消极应付、无故旷课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和教学实践,浅要地谈一谈造成技校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和如何解决他们厌学心理的尝试。

一、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些不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论调也随之泛滥起来,特别是在拜金主义思想指导下,行动利益化,以利益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直接冲击是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这种思想在我们技工校园内占有一定的市场。学生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也有的学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把技校当成了养老院,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在宿舍通宵打牌;有的人误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就能换取文凭和工作,与所学多少无关。致使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目的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外,还需根据目的形成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合理而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实质上就是培养那些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目的的相关心理因素,如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等。由于我们有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生硬、师生关系紧张,不能以应有的热情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只是苛责学生或放任自流。这是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畸形的家庭教育易造成学生的严重的厌学心理。首先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现实。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粗暴,使子女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厌学情绪二是教育子女宽严失度,方法不当。有的父母对子女严过了头,一发现子女有缺点错误,动辄训斥、辱骂、殴打或者驱赶出门,这些做法不利于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应有的责任感。而有的父母对子女庞爱有加,宽容无度,使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淡薄,视读书为畏途。三是家风不正,家境突变。有的家庭父母长期不和睦,甚至家庭破裂,给子女带来精神打击,有的父母及家庭成员沉醉于不良嗜好之中,没有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四是养而不教,重养轻教。有一些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吃、穿、用等物质生活需要,却忽视对子女学习与思想的关注。有些父母则往往借口工作忙、文化水平低,而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有少数家长甚至于视管教学生是学校领导、教师的事情,自己放手不管,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四)学生个体因素

技校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造成的厌学心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教师只抓尖子生,对部分双差生放任自流。因此初中毕业后没有升入高中的这部分学生学业差,思想素质也差。进入技校后,在学习上表现出原有的一贯厌学情绪,再加上初中基础没打好,技校很多新的专业知识难以接受,这就使得学生更加厌恶学习,对专业课尤甚。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习的冲击使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关系,大部分精力投放到游戏、交友、玩乐上,玩物丧志,虚度青春。另外,不少家长认为只有上重点高中将来才能有出息,上技校无非就是毕业后有个工作,有碗饭吃,本身对子女的要求就很低或无所要求。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身就产生了混日子的思想和行为,他们上课无精神,作业不完成,学习无兴趣。若教师再对学生态度不好,学生就会对老师及这门专业课产生反感,导致厌学。在教学评价上,由于上技校的学生整体来说素质较差,为了使试题与学生水平相适应,课程的考试越来越趋于简单,综合应用题、大题很少,这会使学习差的学生得寸进尺,更拿学习不当回事。技校学生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不少学生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都能混文凭的错误认识,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学习动力和想学习等。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几点尝试

对于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和家长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在以上的基础上,设法做好解决工作。

(一)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发挥教育的激励效用

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源泉。学习目的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把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或不正确,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针对技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如介绍优秀毕业生事例、举行主题班会、开展文体活动等。(2)把学习目的教育与生活目标教育联系起来。例如,通过“热爱祖国”“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的联系,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需要;通过“了解社会,增强责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形势,提高社会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职业能力”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职业心理品质,理解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关系,正确分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帮助学生寻找提高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途径,以便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3)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对一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进行适当的批评,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付出爱心和耐心,就一定能见出效果。

(二)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记忆迅速、头脑清醒。集体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状态、学校和班级的风气都对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而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好学上进、互助互爱、讲究文明的集体气氛,培养学生的愉快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是师生之间要和谐,即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以诚相待,友好相处,教师要尊重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教育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也就是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关系融洽、诚实守信,要发动优生和学困生交朋友,让学困生感受到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温暖、快乐;三是环境和谐,教室的布置要体现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生动活泼的特点。清新的空气令人精神振奋,和谐温暖的集体必将促进互帮互学良好风气的形成,也必将促进学困生道德品质和学习的不断进步。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合理。所谓“合理”,是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与其能力水平、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求过低,缺乏挑战意义,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要求过高,学生会因频频失败而退却,导致自暴自弃的消极悲观情绪。学习上屡遭失败而由此又招致老师、家长的谴责,更给学生加大精神压力,使他们产生焦虑、灰心、兴趣降低等多种消极情感。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教学,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和愉快,从而让他们越来越积极地去面对人生,挑战困难。

(四)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技校学生还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事物和自己,常常以偏概全,其结果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对自己评价过高,可能会因为碰壁或受挫折而产生心理冲突并影响心理健康;过低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则会使自己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消沉的情绪,同样会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引导他们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并且教会学生面对挫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与训练,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目标,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3)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锻炼学生对挫折的受力。

(五)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把父母教育与教师教育的作用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子女的责任。教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密切联系学生家庭,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切记,学生的厌学心理形成原因复杂,教师的转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可见功效的,我们要克服急躁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一要加强管理,二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不断改善自己。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刘敏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