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狄周琴
研究表明:如果抑郁症患者因抗抑郁药物诱导产生“躁狂症转化”,则他会表现出与个体躁郁症相似的临床特征性病症。
此现象建议我们最好是将那些前期临床诊断有抑郁症症状患者和那些转化后产生躁狂症的患者与其他病患区分开来,并共同作为躁郁症病人,并以此对他们进行治疗。
在一般的抑郁症患者中,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可以诱导发生“躁狂症转化”,但是在那些用于判别精神混乱性疾病的参考书——精神混乱疾病的统计与诊断-Ⅳ中,并不把它看作是躁郁症的一种。
躁郁症可被区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类型Ⅰ和类型Ⅱ。类型Ⅰ是以成熟的狂躁现象的发作为特点的,而类型Ⅱ是以表现出较少狂躁现象的轻度狂躁症为特点的。
这两种躁郁症患者都至少经历过一次临床上规定的抑郁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比较了四个具有临床上典型性特征的人群。第一群人中有58个患有Ⅰ类躁郁症,而第二部分人中有18人为Ⅱ类躁郁症患者。
上述这些人都是首次罹患忧郁症。第三个人群中有61名病人曾经因治疗而诱导产生躁狂症(“转化性躁狂症”)。第四类人中有80名病患只是单纯的产生沮丧感觉,但并没有躁郁症或者是转化性躁狂症病史。
通过比较比较Ⅰ型和Ⅱ型躁郁症病患发现,治疗诱导产生的躁郁症患者人数与曾经患过忧郁症的患者人数基本相当,而与那些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疾病所占比例不同(分别 为3.6比3.6 比37.2,分别持续10.2周、11.4周和17周)。
另外,对于那些治疗后诱导产生的狂躁症患者,他们可高频率地表现抑郁疾病现象,甚至是更明显的显现出忧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而且比那些有躁郁症的病人更有可能会患上非典型性疾病,包括季节性疾病。
研究显示,在“转化性躁狂症”和躁郁症患者中,出现严重的沮丧、抑郁现象的几率是相同的。
进一步的研究运用一些典型特征向我们表明了转化型躁狂症常与躁郁症患者常被划分为一种类型,单纯性抑郁症患者则被划为另一类型重要的是,早期的抑郁症治疗诱导的躁狂症患者,转化型躁郁症患者显现有抑郁现象,这一点和躁郁症患者的病症是十分相似的。
Dokuz Eylul医学院医学博士Zeliha Tunca表示: 支持抗抑郁药物诱导的转化的观点可能表现出了对于躁郁症“课题研究的进步”
研究者们表示:“这个研究的发现证实了治疗诱导产生的躁狂症是躁郁症临床症状下地一种类型,而不单单是复杂的、巧合下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且在将来的分类系统中,它(由治疗所诱发的躁狂症)将隶属于躁郁症。
资源来自:精神性疾病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