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海外采风 - 心理译文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1日 编辑:shphao 有296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行为干预有助糖尿病的控制

 

译者:孔琪

一些人在控制糖尿协调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在失去仔细持续的监控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溜溜球会严重的失控,这不仅会影响他的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他的心情和精力。

本周公布的三项研究都证实了行为和教育干涉对于严重糖尿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在第一项研究中,Katie Weinger, Ed.D., 来自Joslin Diabetes Center,她的同事证实了行为干预在改善长期严重糖尿失控患者血糖控制方面的功效。

222名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随机的分成三组进行试验:一、结构行为治疗(包括5届手册为基础,教育领导的结构性干预认知行为策略),二、集团注意控制(教育领导的注意对照组教育计划),三、个别控制(六个月无限制的个别护理和营养师教育会议)。

研究者发现所有的参与者,包括治疗组,血糖都有所改善。

然而结构行为治疗组与另外两个小组相比,在血糖的控制上有显著改善。除此之外,还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比1型更加有效。

生活的质量,日常血糖的测量次数,以及排尿的频率都不会因为干预类型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却比1型患者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分数。研究者得出如下结论,“在改善长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上,结构认知行为方案比另外两种控制干预的方法更加有效。”

在第二项研究中,JoAnn Sperl-Hillen, M.D., 来自HealthPartners研究所和HealthPartners医学小组,她的同事把来自明尼苏达州和新墨西哥的623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达到7%或者更高。

参与者被随机的分到教育组,个别教育组或者一般护理组(没有分配教育,只是作为一个对照组)。

研究者发现个别教育对于那些机体内已建立对糖尿病控制能力的病人在血糖的控制上比教育组效果更佳。尽管所有治疗组都可以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与教育组(-0.27%)和日常护理组(-0.24%)相比较时,个人教育组(0.51%)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更加明显。个人教育组的参与者体内的血红蛋白与教育组或日常护理组相比更有可能保持在7%甚至更低的水平。“总之,在那些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且血红蛋白水平达7%或者更高水平的患者之间,与那些接受教育组或没接受教育的患者相比,接受个别糖尿病教育的患者短期内的血糖控制得到了很大改善”研究者写到。

在最后的一项研究中,由来自帕洛阿尔托的医学基础研究所Dominick L. Frosch, Ph.D负责,他的同事对那些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弱势的严重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方案的效率进行了调查。

这次研究包括201名患有严重糖尿病患者(他们中72%是非洲裔美国人或拉丁美洲人;74%的患者年收入只有或不足$15000)。参与者被随机地给予一个有专业糖尿病护士负责的包括一个带有工作簿的24分钟的视频支持干预的干预包(治疗组),或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制定的一个20页的小册子(控制组)。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后续工作中,研究者发现治疗组(94.3%)和对照组(93.5%)的大多数参与者在收到分配处理材料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包括88.%的治疗组参与者和89.8%的对照组参与者)对材料中明确的信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接下来六个月的随访研究中,治疗组发现他们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的血红蛋白水平;然而,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同时研究者也发现其他临床措施(包括血脂水平和血压)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以及自我照顾行为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因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那些长期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能在节省他们的巨额治疗费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较大的结构性干预在克服那些令人头疼的严重糖尿病的治疗上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者总结说。

三篇报告均来自于内科医学档案,这是卫生保健改革系列的一部分。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137]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63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66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07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57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