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1年11月25日 编辑:shphao 有590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口吃的催眠治疗方法

    口吃就是俗称的“结巴子”,是语言表达障碍的一种,在人群中占有一定比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先天性口吃者极少,主要出心理因素或其他因素引起。引起口吃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儿时遭受恐惧和惊吓后,造成精神紧张所致;二是模仿形成的语言习惯。因此,口吃主要靠心理治疗。

    某男,26岁,大学毕业,因为口吃影响到找工作。经人介绍前来咨询。在交谈中了解到,来访者5岁以前语言表达正常,上小学经常受到一帮同学的欺负和殴打,回家以后又受到家长的责骂,渐渐地形成口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根据弗格伊德的“童年经验”理论不难看出,来访者是一个典型的心因性(继发性)  口吃病人,口吃的原因就是童年的精神创伤。上小学时只有5岁的他,经常受到一帮同学的欺负殴打,在心理已经遭受伤害的情况下,回家后不仅得不到家长的安慰和保护,反而还受到责骂,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会使其感到非常的无助和恐惧,这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严重的阴影甚至伤痕。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心理压力使一个几岁的儿童不堪重负,心理疾患也就在所难免,并以口吃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表层上讲,该患者的口吃是因为心理紧张而产生的语速和发音结构的变化,但从深层次分析,口吃是一种代偿机制,是其心理防御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讲,患者的L1吃是其在遭到威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武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东西。长大以后,尽管其“恶劣”、受伤害的环境不复存在,但是病理根源并没有消除,即童年创伤仍遗留在了无意识里,因此口吃依然存在,并逐渐成为一种语言习惯。达仅靠药物或本人的主观努力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借助于心理治疗和催眠术。通过一个疗程的催眠治疗,该患者的口吃现象奇迹般地消失了,恢复了较好的语言状态,不多久就找到工作。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781]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85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97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30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838]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