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犯罪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1年10月5日 编辑:shphao 有307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未成年犯心理的改造对策

  改造未成年犯在策略上一般分为两步:其一,努力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其二,在管教干部的帮助下,克服知行脱节的毛病,巩固改造成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抓紧观念系列的教育。观念是人的行为的调节器,它关系列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发展方向。针对未成年犯主要受社会腐朽意识影响而发生认识偏差,走上犯罪道路这一特点,对未成年犯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应成为改造工作的重点。使他们尚未成熟的世界观在正确教育下逐渐成熟。社会信息向监内的渗透是人势所趋,而且罪犯释放后还要回到社会,所以,监狱机关对各种不良信息的过滤、查禁和取缔,只是治标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帮助罪犯提高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能分清是非,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才是治本的有效手段。

    2.注意满足未成年犯的合理需要。针对青少年物质文化需要快速增长的实际,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改善未成年犯群体物质条件和人际环境,满足未成年犯物质生活上的合理需要以及求知、上进等身心发展的一些特殊需要。引对未成年犯入监后情感需要增强的特点,干警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未成年犯生活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帮助未成年犯卸下思想包袱,解决实际困难,使管教干警成为未成年犯的依附对象,减少未成年犯结伙的向心力,为教育改造打开通道。管教干警要创造各种机会,让未成年犯发挥其能量和才华,通过实干和竞争,产生满意感和成功感,激发未成年犯自觉改造的热情,以满足其自尊需要。

    3.注意建设健康积极的罪犯集体。未成年犯的心理受示性强,榜样的感染作用有力,易产生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因此,建立好的罪犯集体,形成良好的改造风气,对转化未成年犯心理很有意义。罪犯之间的交往都是心理互动的过程,罪犯集体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集体每H每时都发挥着对罪犯个人的教育、督促、监督、控制、感染、激励作用,这种作用是干警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未成年犯乐群外向好动的心理特点也使这种影响有了现实的基础,管教干警只要善于引导,不仅能杜绝未成年犯间的交叉感染,而且能使罪犯在集体中体验到荣誉感、尊严感和自豪感,加快其改造的步伐。

    4.加强行为的训练。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因素,矫正未成年犯心理必须重视和利用这些联系。未成年犯情绪冲动、自制力关的心理缺陷,既和其生理特征有关,也与他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缺少教养、不负责任的恶习有关系。跟着感觉走,习惯成自然,不加控制。未成年犯在改造中虽然认识提高了,态度端正了,但知行脱节、知情脱节仍然是常见的情况。管教干警要针对这个特点,通过规范化管理建立起未成年犯良好的生活动力定型,养成未成年犯沉静、理智、耐心的良好个性,并以此反馈到知、情、意各个方而,使其在平静的心境下,认识自己情绪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意义,自觉加以调控,使其遵纪守法成为自然轻松,而不感到负担。由未成年犯自律件差的特点决定,此项工作的完成非常艰巨,管教干警必须反复抓,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实效。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