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催眠技术操作起来很讲究规范和程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的催眠师催眠效果好,有的不好。这是因为,催眠过程是一种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心理互动的过程,它不同于生理治疗,仅凭医生高超的技艺就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因为医生给病人治病,尽管现代医学也提倡心理安抚,但主要是靠打针吃药,它是一个生化过程,它的疗效一般不受病人的意志支配。而催眠是一个心理过程,仅凭催眠师的高超技艺是不够的,它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活动,需要被催眠者主动积极地配合。因此,被催眠者对催眠的态度和信念,对催眠师的信任,或者说催眠师在被催眠者心目中的权威性等是影响催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催眠师的魅力
催眠中,催眠师的魅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催眠师的人格魅力,二是催眠师的技术魅力,亦即俗称的权威性。
催眠中,催眠师与被催眠者是一个治疗联盟关系,彼此应互相依存,平等互动,相互配合。在这个联盟中,尽管从理论上讲人格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催眠师处于主导地位,被催眠者是求助的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实际上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强势一方的催眠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而且还要有将这种技术人性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催眠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催眠师的人格魅力是使被催眠者对其产生良好印象的关键,也是被催眠者对催眠师和催眠术产生信任的关键。催眠师的人格魅力从一开始就在影响着被催眠者及其对催眠的信念。或者换句话讲,被催眠者了解催眠术是从感知催眠师开始的,在催眠师力图了解被催眠者的情况的过程中,被催眠者也在观察了解甚至考察催眠师的人品、技术等问题。因此,催眠师良好的人格品质、接纳的态度、儒雅的谈吐、科学的解释、坚定的信念等因素形成的人格魅力,会增强被催眠者的安全感,如对催眠师的信任度,就会产生暗示作用,直接影响催眠的效果。
催眠师应该把被催眠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设身处地,尊重关爱被催眠者,理解接纳被催眠者;耐心细致地向被催眠者解释催眠技术并说明对被催眠者的治疗意义。让被催眠者充分了解催眠术,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从而积极配合催眠师的催眠。
(二)被催眠者的信念
前面讲过,催眠过程是一个施、受体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两者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除了催眠师的人品和技术外,被催眠者对于催眠师的信任和对催眠的信念及目的性,也是催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催眠实践证明,被催眠者对催眠的信念是建立在对催眠术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的.从而也就确立了比较明确的价值日标和心理取向,进而积极配合,甚至言听计从。这样,不仅会消除催眠阻抗,而且会提高催眠的效果。
(三)催眠技巧
一个有效的催眠过程,除了前面所说的催眠师的人格魅力和被催眠者对催眠的信念之外,催眠师的催眠技巧和专业功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训练有素的催眠师应该把握三个环节和掌握一个要领。三个环节是:术前的有效沟通,术中的正确诱导,术后的适当暗示;一个要领是:讲究语言艺术。
术前的有效沟通。术前的有效沟通是术前准备的关键,是催眠的良好开端和成功的基础。通过冉效的沟通,可增进催眠双方相互了解相信任,从而接纳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或治疗联盟。
术中的正确诱导。术中的诱导是指被催眠者已经进入催眠状态后所作的咨询或治疗式的指导和帮助,它是对催眠师技术水平的考验。如果说术前的有效沟通是催眠术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那么,术中的诱导和帮助是否得当则是催眠术的咨询或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术后的适当暗示。术后的适当暗示是指催眠后暗示。催眠后暗示对于咨询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有不少心理疾病能否治愈的关键就在于催眠后暗示。催眠后暗示一定要适当,暗示的度应以被催眠者心理问题的大小和咨询治疗的进程为依据,要循序渐进,不能太慢,也不能过分夸张,更不能作负性暗示。
催眠中的语言艺术。催眠中,语言技巧是非常讲究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说催眠术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直接影响催眠效果。催眠中的话言与日常牛活中的语言是不同的,催眠中的语言比较专业和规范。催眠中的语言语音特点应当是坚定、自信、有力、抑扬顿挫、重点突出;还应缓急适度、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也应根根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不断地调整语气语调。尽量避免使用命令语,切忌模棱两可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