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史
    发表日期:2011年4月5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许婵贞 编辑:shphao 有363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论格式塔式心理学的整合道路

论心理学的整合——格式塔式的整合道路

1.引言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其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多种成分、多元方法、多元理论组成的多维、多分支的学科。纵观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不难发现,西方心理学自从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相互竞争,互相排斥,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近年来,学派的争吵趋于平静,但是,不少学者又提出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和分裂,心理学的整合问题顿时成为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

2.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对心理学的整合持肯定态度的,大多是心理学发展的危机论者。他们普遍认为心理学目前的发展存在以下危机:

21心理学缺乏共同的基础——范式

范式的概念是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它是指学科群体共同接受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方法和态度等等。库恩认为,一门学科是否成熟,就要看它是否存在着范式,有无范式的存在是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划界的标准。如果一门学科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范式,就说明这门学科还不成熟,还不能称为规范科学。这时,这门学科还处于前范式时期,又称前科学时期。前科学时期有许多学派,许多理论,它们相互之间争论不休。根据这一标准,心理学目前仍然处于前科学时期,还不是规范科学。各学派相互斗争,目的都是为了成为心理学的范式,但是,这反而加剧了心理学内部的分裂。

22心理学囿于科学主义的立场,造成了种种困境

1 9世纪后半期,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渗入即将诞生的心理学中,并从方法论层面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来,心理学家一直把它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要求或看待心理学,因而实证方法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科学主义心理学也自然成为主流心理学。由于心理学囿于科学主义的立场,造成了种种困境。在客观、实证的号令下,大多数心理学家埋头或醉心于客观的观察、实验、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结果使得心理学探索过于琐碎而又条块分割。科学主义心理学由于坚持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不可避免地将本属心理学领域的很多内容给舍弃了。例如,构造主义虽然研究了意识内容却忽略了意识活动;认知心理学对内在认知过程的研究居功至伟,却无力涉及情绪、动机、人格等重要的心理现象。

23不同方向的研究者恪守一小块阵地,从事小作坊式的工作,所得的成果彼此间很难沟通与交流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者都难以成为成熟的研究者。例如,有些应用方向的研究者由于蔑视实证研究,因此,对于很多I司题都难以进行深入探讨;实证研究方法掌握得不好,当面对一大堆实证研究得来的数据材料时,往往无从下手。此外,即使是同一取向的研究者,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往往也缺乏共同语言。这就导致了研究者们对于独创性的、整合性的研究却关注较少,结果导致实证材料大量堆积但缺乏联系与整合。

3.格式塔式的心理学整合之路应如何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呢?

对于这一问题也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分歧。有学者提出以系统论的科学统一观和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来实现心理学的整合;还有学者提出以心理学的应用来实现心理学的整合。笔者以为,心理学要达到整合的目的,最好走一条格式塔式的整合道路。格式塔学派的很多理论观点对于心理学的整合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以此作为整合的原则。

在格式塔学派的理论观点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它的“整体”观念与“移用” 思想。格式塔心理学是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理论体系。其基本论点是: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即整体不是若干部分的简单组合,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并由此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即从有意义的整体出发来理解受制于整体的“真正”部分。心理学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还是文化上的整合,都应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竭力主张“移用”现代物理学和数学的某些概念、方法来说明心理现象及其机制,而且这种“移用”不满足于一般的借用,而是试图全面改造心理学,以建立一种彻底数、理、化的心理学体系。格式塔学派的这一观点对于现代心理学“移用”其它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从而改变心理学的分裂状况,有力地推进心理学的整合步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研究方法上的整合

311利用现代综合方法所提供的独特思路研究心理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学科,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一切科学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于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作为辩证综合的具体方法便应运而生了。近几十年中,一些独具慧眼的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现代综合方法所提供的独特思路研究心理现象,结果使某些久拖未解的难题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显示出现代综合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其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所作的贡献。其中一些现代综合方法本身就体现了整合理念。例如,系统方法以整体性作为根据和出发点,十分强调对事物进行整体研究,因为它把认识对象都看作系统。这一理念对于加强已有心理学理论或研究取向的联系与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人们很难一下子研究清楚,因此便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便形成了许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取向。这些取向虽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心理现象是个整体,其各部分相互联系,因此,它们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如行为主义对行为的研究和认知主义对内部认知过程,以及人本主义对心理动力的研究可以相互补充、互为说明。另外,心理学的每一取向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它们却能相互取长补短。例如,在心理治疗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同理论取向的治疗技术。这些技术的整合对某些心理障碍的治疗,往往比单一使用某一技术对同一心理障碍的冶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例如,临床证明对恐惧症和强迫症具有较好疗效的系统脱敏疗法和森田疗法,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相结合产生的。正像我们不能割裂心理现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样,也不能割裂各研究取向之间的关系,而应从系统论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把它们联系或整合起来。这与当代科学方法论所强调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相互联系的特性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和评估某一取向,而应把它们放在整个心理学的大背景中和与其它取向的联系中去考察。

312实行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即综合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事心理学研究。一方面,研究方法的取向不应局限在心理学传统方法范围之内,而应扩展至现代科学的各个科学领域,广泛地移用其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将其综合起来,为我所用。这种综合是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从理论上讲,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之一是整体化趋势,即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这种交叉与渗透也会反映在研究方法方面,体现为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会在邻近学科之间彼此移用、频繁交流。再从实践上看,近几十年中心理学由于综合运用了其它科学的方法,才解决了许多心理学难题。例如,认知心理学家将传统心理学方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人— —机类比法、抽象分析法、计算机模拟法等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应用这类方法不仅能描述人的某些内在的心理过程,而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医学上的脑成像技术应用于心理学研究,推进了认知过程脑机制的研究;脑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使心理学研究者揭开了与某些心理现象有关的生化机制。另一方面,对某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应尽可能采用多种设计和测量方法,使多种方法加以组合,利弊互补,发挥其综合优势。例如,在对同一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定性与定量两类研究范式可以在研究视角、研究设计、具体研究方法等不同层面结合,从此发挥两类范式的各自优点,组成最适合研究所需的混合研究模式。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但近10年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彼此间的渗透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研究中结合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以改进研究的质量、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率,大量准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发展趋势对于结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对峙,实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32文化上的整合

321,tl、理学两种文化取向的整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心理学的两大文化取向。科学主义阵营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人文主义阵营以现象学作为其哲学基础,二者在科学观、方法论、人的价值与科学的价值、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心理学家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文化群体,并由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心理学的两大流派的分离、对立和冲突。要实现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取向的整合,关键是对两者从科学观、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整合。我国不少学者提出各自观点阐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使科学人文化,并使人文主义围绕科学建立正确的思想。例如,吴萍提出了心理学的大科学观,即重构融贯实证研究方法与人文方法,探求心理机制和心理体验相对统一的大科学观。

322中西心理学思想的整合。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心理学一直处于“霸权者”的地位,然而,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历史中形成的,每个国家都具有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如此便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心理学。但是任何心理学都是以研究人的心理作为出发点,而无论处于何种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人总具有其作为人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因此使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实现平等对话,是心理学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西方心理学家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影响了中西心理学思想的整合。西方心理学家们对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追求并不亚于中国的心理学家们对西方“认知心理学”的追求。有西方心理学家提出了“东一西方心理学”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要把东方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传统,包括中国的儒学、道家、禅宗,一口度佛教和一『]度哲学,伊斯兰民族的宗教与哲学思想,以及日本的神道和禅宗等,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结合起来。它强调对东方思想传统的学习与理解,致力于东西方心理学的沟通交流与整合。对于西方心理学家们来说,东方心理学以及中国文化心理学,也就是智慧心理学。《易经》易学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儒学乃至心学与理学,道家哲学以及内丹养生的学问,佛教以及中国的禅学心宗,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的智慧,蕴含着启迪心理学研究的灵感。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无不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马斯洛自己正是在借助东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其“自我实现”主张的。荣格通过汉学家卫礼贤,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并从中获得了充分的灵感。其次,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影响。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关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文化特性,揭示文化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文化转向不仅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的回归,揭开了心理学文化性质的神秘面纱,而且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取向的综合与多元方法的整合。在研究取向方面,文化转向推动了多种研究取向的发展与综合,促进了人们对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孕育出多样化的研究取向,从宏观理论到具体方法都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取向主要包括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在研究方法上,文化转向促进了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具有文化性质的心理学研究的多元性。多种方法并举,多元方法共存,并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是心理学研究面对文化转向的必然选择。

以上是笔者对心理学整合路径的一些见解。要真正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关键还是靠心理学工作者在承认心理学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养成心理科学的整体感和整体意识,在整合路径上尽早达成共识。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许婵贞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