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的类型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但要研究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还要概括地揭露它们的本质,即确定一定的规律性,在这些规律性的基础上,阐明心理现象和过程的原因,预见他们未来的出现。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学是关于“人和动物行为的科学”。但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不是行为的单个现象,而是行为的本质。例如“笑”这个行为,即使详细地研究肌肉和胰体反应,或脑电、皮电反射,也不能把这叫做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是要弄清楚“为什么笑”,“为什么在那时笑”,因此,心理学的课题是“某个行为为什么产生”。要探明“为什么产生”的方法,就是实验的方法。对“为什么”的科学答案的寻求,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明所研究的行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第二阶段是探明那些条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
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因康型实验,它主要探索所研究的行为(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型”实验即探明所要研究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的实验。第二种类型的实验是函数型实验是研究各种条件“怎样”地影响行为(心理现象)的“怎样型”实验,即研究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因素型实验中,逐个地除去、破坏或变化被看作是与行为有关的几个条件,检查有无相应的行为变化,据此探明它是否是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索。这时被操作的条件以外的条件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明了产生所要研究行为的条件以后,系统地、分阶段地变化这个条件,进行确定条件和行为的函数关系的函数型实验,找出行为的规律来,在这个意义上,因素型实验是函数型实验的第一阶段,具有函数型实验预备实验的性质。在研究实验中,很多是将因素型实验同函数型实验作为一个实验而进行的。根据以前的研究,在所研究的行为原因已经探明的时候,多半是直接进行函数型实验。从因素型实验进到函数型实验,是实验的基本进程。函数型实验与因素型实验二者同样都是重要的。关于如何划分实验类型,尽管叫法不同,有的称为“探索实验”和“假说验证实验”或定性的实验和定量的实验,基本上是一样的,都可认为,前考相当于因素型实验,后者相当于函数型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