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1、疏远异性期
一般是13到14岁。由于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两性开始分化。生理的发育引起心理上的羞怯、不安,甚至产生抵抗发育的心理。原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开始疏远,男女生的界线分得很清楚,男女生间的正常交往往往遭到同性伙伴非议。这种对异性的疏远和反感是性意识萌发期的显著特点。这一时期的学生虽已对异性产生兴趣,但与性爱无关,只是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如他们很想知道被大人精心掩饰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女孩为什么要来月经,男孩为什么会遗精,等等。
2、接近异性期
一般是15岁到16。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青春萌动的男女生逐渐从疏远发展为彼此接近。他们常常以欣赏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
3、向往异性期
一般从16岁到18岁。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向往和倾慕。个体往往以各种主动的方式对异性表示好感,希望得到对方的积极反应。由于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强烈,因而有吸引异性魅力的学生往往产生自我陶醉,而缺乏吸引异性条件的学生则容易出现自卑感。这一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对特定异性的倾慕,但也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对特定异性的倾慕,出现初恋。
4、恋爱期
一般是18岁以后。由最初萌发的对异性的倾慕逐步走到恋爱的轨道,这是性意识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