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犯罪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0年8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376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涉及社会、经济、心理等多个方面。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影响十分严重。一个原本完整的家庭可能因为孩子触犯刑律而支离破碎,给其他家庭或其他人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来愈为社会所关注。要减少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危害,首先应当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同伴关系

对青少年而言,同伴关系非常重要。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同伴具有某些不良行为,并且形成类似“行帮”和“哥们义气”的关系,那么这种影响将会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关系在整个人际关系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此条件下,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形成了一定形式的非正式组织,利用非法手段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青少年,甚至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它的社会危害性非常巨大。这些帮派中存在浓重“哥们义气”,一些犯罪的青少年在“哥们义气”的驱使下,犯罪手段凶狠、残暴,对同伙拔刀相助。青少年之所以被哥们义气、行帮思想吸引,关键在于他们缺乏起码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分不清是非黑白、美丑善恶,混淆荣辱的界限,错误地将帮派思想、哥们义气看成是美好的东西,去崇拜、去效仿。具体而言,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分析判断能力: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判断能力还不十分完善。对一些描述“侠客”“义胆忠心”的文学作品,偏爱有佳;对其中的英雄人物推崇倍至;甚至去模仿那些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所谓英雄豪杰,而误入歧途,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对小说及影视作品中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英雄,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的立志要做一个侠客。当他们遇到冲突时就会不分青红皂白,挺身而出,不计后果。最后可能堕落为一个常常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流氓盗窃犯,被公安机关收审。

2)强烈的虚荣与自尊:有些青少年羡慕社会上一些结帮打架、成伙斗殴、争强称雄的人。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往往为挽回一点可怜的自尊而不顾一切。或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而纠结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与他们一块耀武扬威、神气十足。最终也可能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

3)互相保护,求得靠山:一些青少年认为“多交几个朋友不受欺侮”“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老师严,家长狠,只有哥们最相亲”。并认为,这些哥们够义气,能保护自己。以后就自觉不自觉地混在一块,抽烟喝酒,偷东西,打架斗殴,最后也只能落得个被劳教或坐监狱的下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二:亲子关系

能够最精确地预测青少年犯罪的唯一指标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青少年与父母相处的关系越好,他们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最终犯了罪的孩子,其父母通常采取放纵的、反复无常的或过分严格的纪律措施;有的家长不是与孩子一起分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是实行体罚。有时,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如此严厉管教的家庭中还会出现犯罪的孩子呢?原因就在于,犯罪者的亲子关系的特点是比非犯罪者更具有敌意,缺少家庭的和谐,父母拒人于千里之外或待人冷漠。犯罪者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不抱什么希望或希望太高,他们敌视学校或对之漠不关心,而他们自己就有一系列的个人问题或有过不良的行为。犯罪者的父亲比非犯罪者的父亲更残酷、漫不经心,并常常嘲笑他们的孩子(特别是儿子),而很少是温暖和有感情的。反过来,犯罪青少年,特别是儿子,也很少与他们的父亲有密切的关系,并不接受自己的父亲。犯罪者的母亲比非犯罪者的母亲往往采取不适当的方式督导孩子,疏忽孩子,并对儿童持有敌意或淡漠态度,而不是爱。她们的女儿对母亲比非犯罪者更加经常充满敌意,并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破裂的家庭常常与犯罪行

为有密切联系。然而,在非破裂但其成员间相互具有敌意或关系淡漠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比在虽破裂(常常只有母亲)、但有家庭的温暖和相互情感与支持的家庭中要高得多。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4]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