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保健 - 咨询问答
    发表日期:2010年8月15日 编辑:shphao 有785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如何赞美学生?

如何赞美别人是要掌握的社交技能。作为教师,要如何赞美学生呢?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称赞,每个人也都赞美过别人。称赞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实现自尊、自信的重要条件;称赞可以调节相互间的关系。在学校中,学生更需要来自教师的称赞。有人做过统计,发现经常受到别人称赞的孩子比经常挨批评的孩子更自信,更愉快,并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生。称赞学生是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奖励办法,因为它能立竿见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根除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称赞学生并不难,但由于学生千差万别,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恰到好处地运用并不容易。要想使称赞发挥更大的效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真诚的称赞:真诚是称赞的前提。情真意切的赞美最具感染力;相反,称赞将变成讽刺挖苦或别有他求。真诚的赞美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是心灵的呼唤,是对他人的羡慕和钦佩。只有真诚的赞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对方受到感染,发出共鸣。在学校,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要求,更是关系到教育成功与否的原则问题。真诚地爱学生就是教师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是满腔热忱,寄予殷切的希望,教育时细致耐心,充满信心,不偏爱某个或某些学生。只有真诚地爱学生,学生才会报以真诚,师生关系才会融洽。教师的称赞才容易使孩子们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充满自信。相反,如果师生间不能以诚相待,那么关系势必紧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觉得教师的称赞言不由衷,老师也会认为学生的反应是不知好歹,当然,称赞也就适得其反。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丰富称赞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学校中,即使是所谓的“差生”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称赞学生的标准只是学习成绩。这样就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称赞学生的标准应该多元化。这样称赞的内容才会更丰富,才会使更多的孩子体验到被称赞的快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老师称道的地方。例如,一位各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如果一位老师注意到他的干净的球鞋,并给予称赞,也许就因为这一小小的称赞改变了他的其他方面,不仅着装整齐,干事也会更有条理。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从各个方面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称赞它,使之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3)称赞应及时、具体:要使称赞发挥最大的效用,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马上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予称赞。如果时间拖得太久,称赞的作用会随之淡化,减弱或消失。这在行为主义理论中被称为及时强化。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满意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地称赞。如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发言了,老师应马上给予称赞:“今天你表现得很大胆,希望你明天还这样!”;一向不讲卫生的小男孩理了发,当听到“你今天真精神!老师和同学们最高兴看见你现在的样子”的称赞后一定会继续保持这种形象,并可能将这种行为推广到做其他事情上。及时的称赞能满足孩子们精神上的需要,因而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升高。

有的人虽然也常常赞美别人,但由于过于笼统,过于空泛,过于抽象,缺乏具体内容而让人感到不舒服。与其称赞别人“很有才华”,不如说得更具体一些,“你的文采不错”。称赞越具体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过于抽象的赞美是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的,更是难于感动别人。因为笼统的称赞几乎适合于所有人,人们听到这种称赞时并不觉得是在称赞自己,而是在称赞所有人。因此,赞美的时候应尽量具体一些。准确是称赞的灵魂。准确就是要得体,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称赞要在点子上。称赞得过头了,就会有吹捧和阿谀之嫌;赞得不够却会使人觉得自己没有被别人真正了解。

 4)利用不同场合和渠道称赞学生:现在有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比在家里的表现好,也就是所谓的两面性。如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特别爱劳动,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向老师求助。这时如果教师进行一次家访,当着家长的面对他在学校爱劳动的好品质给予称赞,那么这个孩子在这一场合听到老师的称赞会很高兴,同时又会有些不好意思。当着家长的面,或当着孩子们认为很重要的人物的面受到教师的称赞,更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良习惯的克服。称赞学生也可以将当面称赞和借别人之口称赞相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当面称赞的效果可能会好些,但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借别人之口去称赞他也许会更好些。这里的“别人”应该是那些学生能够信赖的人,如自己的父母、好朋友等。教师的称赞可以借家长之口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加称赞功效。

5)称赞不能滥用:虽然说教师应慷慨地给予孩子称赞,但同时要警惕称赞的滥用。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及时地给予称赞,会使孩子形成有价值的思想和行为。但称赞不等于无根据地吹捧,而是对学生特长或成绩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教师千万不可对那些不值得称道的行为给予称赞。应正确选择适合于某一年龄阶段的道德行为。如果学生认为自己随便所做的就能获得老师的称赞,那么称赞则变得一钱不值。只有真诚地、及时地、艺术地给予学生称赞,称赞才能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510]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81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92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24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78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