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交往 - 人际交往
    发表日期:2010年8月11日 编辑:shphao 有839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社交中的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自卑者无论生理方面或能力方面并不一定就很差,那么,他们在社交中的自卑感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子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自己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而愿意接受别人的较低评价。例如,当别人说他很好时,他总是不相信,而认为别人的评价高了。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他们更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的长处比,当然是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人,越比越泄气,就会产生自卑感。由于他们喜欢反省自

己,所以,对自己的不足了解较多,于是力求自我完善,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缺点,因而对自己要求较严,但越严越觉得自己不足,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就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日复一日,这样循环下去,使自己越来越害怕与人交往。

第二,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社交中的自信心。当我们在交往中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都会首先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到了一个新班级,我们可能就会想一想自己的成绩在这个班里能排在什么位置,能否与别人搞好人际关系等。如果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常有一种“我不行”,这样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降低自信心,于是总感到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在社交中就会放不开手脚,从而限制能力的发挥,越是这样,就越难与别人交往,导致社交失败。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使自卑者的消极的自我认识更加加深,形成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恶性循环将使自卑感进一步加深。

第三,挫折的影响。人们在遭受挫折后,可能会产生各种反应,或奋起,或反抗,或妥协等等。有的人在遭受某种挫折后,就变得消极悲观。特别是性格内向者,由于神经耐受性低,一些微弱的挫折就会给予他难以忍受的打击,使其变得自卑。本来,一次考试没有及格并不算什么,但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世界的末日来到了,自己将会因此而名声扫地,所有的一切都完了等等。

第四,生理方面的不足,心理方面的缺陷也都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如有的人因为身材矮小或长相丑陋而耻于与人交往;有的人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常在社会交往中表现的缩手缩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613]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83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95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27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81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