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儿童与成人之间较突出的差异是年龄和生理方面,因而称之为年龄上的代际交往;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是他们完成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途径。儿童只有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他们主动地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才能认识和掌握社会经验,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心理学家认为,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可见,学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也是其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这就是说,儿童最初的交往对象是父母。出生不久的婴儿,虽还不能完全领会父母说话的意思,却能体验和感受父母的爱抚。大多数母亲会本能地轻轻抚拍婴儿,与之逗笑“交谈”;而孩子会以微笑的表情做出报答性反应。
在这种交往中,儿童似乎是主动者,他们会以笑或哭来表达交往愿望,以唤起父母的注意。而父母的注意和爱抚又会提高儿童生活的紧张度,激活他的全部功能。为了交往,儿童还需学会掌握成人给予的影响,这就刺激了婴儿感觉器官,使他们能在这个“社会性”范围内开始认识世界,并取得显著的进步。如果婴儿被剥夺母爱和感情交往,就会损害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和发展。他们只有生活在充满社会刺激的环境中,其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