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育儿指南
    发表日期:2010年8月7日 编辑:shphao 有208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创造性思维的表现继续下降,5岁、9岁、13岁、17岁是创造力发展中的倒退和停滞的4个年龄。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学校的文化的压力。儿童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习,强调科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有相当严格要求,教师总是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用学习把学生的心理世界填充的没有一点空隙,不能够再容纳任何其他东西,甚至连作业、回答问题的方式都整齐划一,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规定了,这固然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然而却往往使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强化。学校教育过多地占据孩子们的个人心理空间,而创造性恰恰就依赖于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独特的个人的“心理空间”。对于这一点,家长虽然解决不了学校里知识学习和功利主义,更解决不了社会文化中的不平衡的压力,但父母却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在这一方面作些补偿性工作。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其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在孩子入学以后,应当给孩子一个属于他(她)自己的小小活动天地,那怕是一只抽屉、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在那里,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大胆、开心、尽情地玩自己想玩的,干自己想干的。这对于培养孩子自主自立,发展独立人格,特别是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非常有利。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在学校中学习,总是带有“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对创造性来说,首要的因素就是出于天性,而非任何功利。创造的乐趣在于创造过程本身,而不是要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其次,家长应该关心孩子在没有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时,是否做自己喜爱的事。听话的孩子,易受教师态度的影响,集中精力去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而那些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却不一定会这样干,其结果必然可能是学习成绩不良。对于成绩不良的孩子,多数家长会十分担心。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不择手段”地将孩子的其他爱好全盘否定,不惜采用强制的方法。实际上,对孩子成绩下降应全面看待,如果孩子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比别的孩子更投入、更出色,那么,这类孩子的创造性常常比一般孩子好,所以应该得到父母的鼓励,启发孩子的创新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性。这些鼓励对于提高他们的成绩可能更有效。与西方社会相比,我国的教育中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多,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少,特别是给孩子的心理空间更少。在家长眼里的好孩子,在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大多是听话的孩子使孩子在学校在家里被一大堆要记要背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少有自己自由活动和思考的时间。这些都严重地抑制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其实,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如何寻找更多自己需要的知识,另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的创新能力。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和时间空间环境。孩子年龄越小好奇心越强,思维的局限性越小,想象力愈丰富。孩子上学以后不应使其在这方面有所减弱,而应有意识地增强和弥补这方面的教育,保护和发展孩子这些可贵的创造萌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最后,对孩子进行一些美的熏陶。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除了应特别重视以上两点之外,还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的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美的欣赏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创造力的发展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力的参与。审美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对客观存在的美加以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例如,音乐不但能使人在休息时调剂身心,消除疲劳,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精神焕发出“火花”。音乐可以在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启迪人们的智慧,启示生活的真谛。家长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其对美的兴趣,培养美的素质,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美的追求中萌发创造,启迪创造。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