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史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8日 编辑:shphao 有995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经典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的。在研究中,他发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流唾液,而且在与食物出现有关的任何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为了证实这一点,巴甫洛夫在给狗食物的同时又给狗一个声音,食物和声音同时出现几次之后,当狗只听到声音而未给食物时,也会流出唾液。也就是说,通过无条件刺激物(食物)与中性刺激物(声音)的结合,可以训练狗对中性刺激物(声音)做出类似于对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反应,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此时中性刺激可称之为条件刺激。几乎任何的先天性反应如眨眼等都可与任何刺激如声音、颜色、口令等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但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可以被消退。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他曾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的男孩对小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其做法是每当这个男孩伸手要去玩弄小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棒。经这样几次的结合之后,每当白鼠出现,这个男孩就会哭闹,出现紊乱的表现。此后,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男孩的这种反应又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身上。本来小男孩并不害怕兔子、狗等有毛的玩具,但华生发现,小男孩也对这些玩具发生了恐惧或消极的反应。

总之,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存在以下几个基本现象。一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过程;二是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三是消退,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如食物),仅由条件刺激物(如声音)就可引起条件反应(狗流唾液),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而缺乏无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条件反应消退。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联系。例如,巴甫洛夫曾发现,如果让狗学会在看见椭圆形时流唾液,而看见圆形时不流唾液。以后把椭圆形逐渐变圆,使椭圆形越来越接近正圆形,此时,狗就发生辨认困难,甚至竟会出现精神紊乱、狂吠、哀鸣并咬坏仪器等行为。狗似乎出现了“神经症”症状。其他实验研究也表明,许多伴有强烈情感和情绪的过敏反应,如抑制不住的脾气爆发、内脏反应等都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条件反应。一些行为治疗家以同样的方式解释神经症、精神病以及许多人类的适应不良行为。虽然这种原理可以解释人的某些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且可以从一种刺激物或情境泛化到另一种刺激物或情境中去,但它并不能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心理学理论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