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交往 - 人际交往
    发表日期:2010年7月3日 编辑:shphao 有533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善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善着自己的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较之中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与成人相比还有差距。其突出表现是自我评价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具有很大危害。正如心理学家柯里 曾指出的那样:“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 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做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 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有朝气,缺乏积极性。”“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却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置身于良好人际关系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可以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使自我评价逐步变得客观、全面。

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意识尽管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同的主体,由于其世界观、立场、经历、知识水平、社会地 位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反映。大学生自我意识不仅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差异。对这种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努力去缩小,则容易带来挫折和失败,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置身于良好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哪些认识是错误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哪些想法与社会的需要、他人的要求格格不人以及哪些目标、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等等,从而不断地进行调整、纠正,力求达到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有机统一。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613]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83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95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27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81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