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自卑感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其常见的表现是忧郁、悲观、孤僻,自我封闭,言行被动,在社交场合,表现拘谨,事事避让,处处退缩,不敢抛头露面,生怕当众出丑等。一般来讲,社交自卑感严重的人,大多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常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时时担心在交往中失掉体面,甚至受到伤害。这种人在交际场合,不是积极参与,主动交流,而是过于警觉,被动防守,消极等待别人亲近和抬举自己,压抑了自身能量的释放,守护的是个人的自尊心,而不是运筹如何改善人际交往的效果。
大学生产生社交自卑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心理学
1、缺乏自我认识。缺乏自我认识的人,往往高估别人,低估自己。在与他人比较时,习惯用他人的长处去比自己的短处,结果比出了自卑感,丧失了交往的勇气和自信心。
2、经验不足。纵观大千世界,无论是外交家还是一般公关人员,他们之所以有很强的交际能力,除了自身有其优良素质而外,最主要的是他们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交际经验,年轻的大学生当然无法与之相比。一般来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其交往能力要比普通同学强。这说明经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的大学生不懂得交往经验是逐步积累的,而是乱攀比,空自卑,这是徒劳的。
3、缺乏特长。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中,在这个群体中不乏有才华出众、多才多艺的学友。如有的擅长琴棋书画、有的擅长吟诗作赋、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口才不凡,等等。他们在各种交际场合都会受到关注和接纳。而那些一点特长没有的同学则感到能力低下,相形见绌,这更加剧了自卑感的形成和强化,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消极、拘谨、尴尬。
4、畏惧挫折。人际交往,其结果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惟有虚心学习,经常锻炼,不怕挫折,才能日臻成熟,得心应手。可是有些大学生心理上成功欲极强,对挫折和失败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就产生了难以排解的自卑。比如有的大学生在主持或参与一次聚会或演讲辩论会之前,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跃跃欲试,一旦出现不如人意的偏差,便自责自惭,丧失信心。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的大学生更是经不起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他们的脑海里总是有一幅“杯 弓蛇影”的画面。[中国心理学家网]
5、生理条件相对不足。生理缺陷给大学生造成自卑感也是很常见的。如有的大学生写文章走笔如神,可说起话来要么口吃、要么语塞;有的身材短小,容貌不佳,总觉得别人难以接纳自己,怀有自卑心理,交际被动,与异性朋友交往更加缺乏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