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交往 - 人际交往
    发表日期:2010年6月29日 编辑:shphao 有657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什么是人际关系?

进行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必然构人们在一定的交往动机成一定的人际关系。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的心理状态。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总要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综合就构成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关系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思想关系等等;另一类是指人们由之决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生产关系起着决定的作用,它最终决定其他一切关系。因此,不能脱离生产关系,孤立地研究人际关系,甚至把它当作决定人的行为本质的东西。但是也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于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往往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这就使得人际关系又具有不同于生产关系的自身特点。因此,也不能用生产关系来代替人际关系,用生产关系的研究来代替人际关系的研究,从而忽视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认识、毫无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或诱因。无缘无故,彼此没有需要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人际关系的。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人们正是根据自身情感体验不断调整人际关系。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觉察到别人的态度,也无时无刻不对别人表现出某种态度。态度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在人际关系中,不论是认知因素、动机因素,还是情感因素、态度因素,都要通过行为即言谈举止、表情姿势等外部动作表现出来。正是因为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同的思想基础、动机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613]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83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95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27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81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