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到底如何呢?一些调查试图搞清这一问题。目前,大学生中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低年级化和低龄化。以前大学生恋爱以高年级或临毕业时的较多,而现在年级下移,有的学生入学不久就开始谈上恋爱。据有关调查材料表明,有的学校低年级中恋爱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30%左人。尽早恋爱。把握时机,是一部分大学生早恋动机之一。这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早一点恋爱就会早一点享受爱情的喜悦;有的是为了寻求相互的暂时关照和保护;也有的认为早恋爱,选择的余地大,一个不行再找第二个;有的是担心会步入大龄青年的行列,特别是女生。这种以时间为土要特征的恋爱,往往表现为大学牛的初恋,是对爱情的向往,并没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与恋爱,因而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不少大学生一半是梦少的甜蜜,一半是醒后的苦涩。早恋不利于入学生的健康成长。
(2)恋爱方式从隐蔽化转向公开化。以往大学生谈恋爱常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不到基本成熟时不愿公开,而现在许多大学生恋人相处不回避,两人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甚至勾肩搭背,旁若无人,不在乎别人的注目和议论.有的人甚至还以此来炫耀自己。
(3)进展快。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从相识到热恋进展迅速。
(4)恋爱动机多样化。以往大学生谈恋爱多以结婚为目的和归宿,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他们把谈恋爱是否成功看得不那么重要,恋爱的动机和目的多样。据沈阳—所高校对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恋爱的目的摆在第一位的是丰富生活,占60.4%;慰藉解闷的占14.6%;为建立家庭的占25%。另一份调查材料表明,37.4%的大学地谈恋爱的动机在于消除寂寞,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不是婚姻。部分大学生甚至归于好奇和随大流,因怜悯异性或一时的冲动而走入爱的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