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保健 - 心理保健
    发表日期:2010年5月6日 编辑:shphao 有1112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及挫折表现

挫折是指一个人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遇到障碍又无法克服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每个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曲折、障碍。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中大多身处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拥有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使他们减少了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以致许多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较差;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等给大学生增添了生活的压力;社会裂变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无情地展现在心理稚嫩又成熟、敏感多思、苦闷烦恼的青年学生面前;大学生还常常会遇到与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相冲突的各种问题,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问题汇集交织时,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是非判断力不强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充满着幼稚与成熟、盲目与自觉、依赖与独立,情欲与理性等矛盾。这些是引起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以往教育体制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方面有欠缺。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自上学起,就被迫围着成绩高低打转,升学的竞争迫使他们放弃了应有的天真与快乐,甚至连节假日正常的娱乐也减少到最低的限度。这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使不少学生心理成长速度较为缓慢。有部分学生考上大学后,面对新环境无所后,因为学习优势不复存在,优越感和自信心也随之丧失,部分同学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中,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致使学习兴趣下降、求知欲变得冷淡。[中国心理学家网]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饱受了生活的苦难,不想让儿女再受苦吃亏,平时在养育孩子时,有意无意地替孩子去抵御某些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孩子一旦考上大学,则宠爱有加,诸事代劳,如每年新生报到之时,专车接送,前呼后拥,甚至帮儿女铺床单、洗衣服者不乏其人。这种父母包办过多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养尊处优,从而使这些远离父母和家乡的大学生在生活上感到无所适从、丧失了在各种挫折中成长的机会。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严重的是导致孩子人格发展的不健全。
 
第三,部分大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如:未能入选学生会而自暴自弃;因演讲失败而长期自我封闭;离家才几个月的新生三番五次地要请假回家;追女同学不成而酗酒闹事等等。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紧张、焦虑和不安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第四,内、外部环境的差别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校园的环境相对外面的社会要清净、柔和得多。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环境,那将是充满竞争、充满风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得挑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任。那种循规蹈矩、乐知天命、不思进取的时代将被独立自主、进取创造的时代所取代。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此外,恶劣的气候、强烈的噪音、堵塞的交通等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引起大学生的挫折感。
上述各种情况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心理冲突与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不协调、对学习环境不适应、不能把握恋爱中理性与情欲的关系,等等。由于青年学生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所以必然会在各种矛盾面前产生心理上
的挫折。有些大学生一旦受到挫折,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整日焦虑不安,抑郁消沉,苦闷自卑,甚至发生精神失常、行凶和自杀事件,尽管这只是大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可能直接影响到校园稳定,管理者与教育者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育,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挫折反应主要以抗争、攻击、冷漠、焦虑、消沉、固执和退化等几种形式表现出来。
 
抗争,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应对挫折、更加奋发向上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它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奋发。
攻击,是指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导向造成挫折的人或物,如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等问题上出现挫折后,出现讥讽同学、谩骂老师、损坏公物等行为。
冷漠,是指部分学生在长期遭受挫折后无法对挫折对象进行攻击,又看不到希望,而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无动于衷的态度。
焦虑,是指遭受过多次挫折的学生失去自信,产生焦虑反应,在生活中时刻担心可能会遇到挫折时的紧张、彷徨、不安的情绪状态。
消沉,是指一个人遇到挫折后,由于缺乏自信而表现出的攻击无能,冷漠无用的情绪状态。这种处于消沉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变得麻木不仁、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固执,是指部分学生受到挫折后,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且对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劝告置之不理,依然一意孤行,固执己见。
退化,是指某些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像小孩子一样哭闹、耍赖,做事缺乏主见,盲目轻信他人,盲目执行他人的命令等。
智能出类拔萃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正确应对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则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就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