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27日 作者:渠东玲 编辑:shphao 有235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心理学分析(渠东玲)

大学生西部就业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心理学分析呢?本文提供一种尝试。

一、 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西部需要大学毕业生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展,大部分属欠发达区域,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学历低;人才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尽合理,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西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人才。当前,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建立一支与西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西部就业的可行性分析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激增。更重要的是,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诸多原因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在此就业,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地区就业的压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60% 以上毕业生择业时的首选是东部地区大城市,高收人、大公司、高效益,其次是中小城市或农村。而西部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等急需毕业生的地方则要不到毕业生。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拥挤的独木桥越来越窄;另一方面西部人才极度缺乏,急需高校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西部就业有利于个人实现高层次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与安定、社交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成为个人的主导需要,只有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很多资料表明,现在的知识分子,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侧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将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导需要,许多人才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更多的是看重事业发展的空间、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因素及可能性。如果用人单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帮助他们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当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时,及时给予激励,从而引导他们向更高目标和更大成就迈进,就会形成一个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职位高低、知识水平是一种匹配关系,要想满足高层次需要,必须有较高的学识与能力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在西部就业的大学生,由于人力资源优势更容易进入高层岗位,从而较早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人— — 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核心()帕森斯的特质—— 因素理论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有关人—— 职匹配的说法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1909年,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谋职者选择职业的三大要素或步骤: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和其他特征;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相关专题: 心理学分析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自慰现象的心理因素分析与调节(2010/7/7 8:26:31)[29762]
  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的心理学分析(2010/6/5 10:56:11)[25729]
  梦到我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2010/4/24 22:44:34)[2292]
  情感心理学论文:情感心理学与市场异象(2009/12/1 8:07:52)[3942]
  三好学生评选不可废除的心理学分析(仲崇高)(2009/11/23 8:38:06)[1937]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渠东玲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