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犯罪类
    发表日期:2009年6月15日 作者:戴晓洁 编辑:shphao 有1708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戴晓洁)论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国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现象也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研究, 是关系到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大问题。如何遏制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 建立一个日趋完善的机制, 预防和减少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此, 笔者就当前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主要特征

法律意义上的暴力就是指行为人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满足某种欲望, 以急速猛烈的打击或强制形式,针对他人人身或财产突然实施的一种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的非法侵害行为。暴力犯罪泛指以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中, 第条第款特别防卫和第条第款假释限制条件的规定中涉及暴力犯罪或暴力性犯罪这一概念。表现形式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以暴力为手段的流氓犯罪等川。从刑法学的角度看, 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年月日由全国人大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即新刑法中, 有关暴力犯罪的条文占很大比例, 明确提到“ 暴力” 的刑法条文共条。基于上述有关暴力犯罪的法学理论, 综观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 明显地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其一、单纯的犯罪动机和荒诞的犯罪目的。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同学或朋友间所谓争强好胜,目的是为了显示个人能力。在所有的大学生犯罪案件中, 他们有的是模仿影视剧、网络中游戏的某些镜头和情节, 有的则是经累犯的传授、教唆, 有的则是现实社会发生的一些犯罪伎俩。表现出天不怕地不怕的不成熟心理在校大学生的犯罪案件中, 男生占大多数, 家居农村的在校大学生犯罪多涉及侵犯财产型犯罪, 如盗窃、抢劫而家居市区的学生犯罪多涉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等。其二、突发的故意犯罪类型。从案件发生的起因看, 预谋性和突发性并存。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 就在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及心理发育形成阶段, 也是站在幼稚与成熟之间, 年轻气盛、自控能力欠缺。大学生暴力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 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 临时起意, 突发恶性犯罪。这种犯罪不仅作案手段残忍, 而且不计后果, 其中以故意伤害最为多见, 往往造成被害人重伤、致残, 甚至死亡。其三、残忍的作案手段。无论是从国外来看, 还是从我国近几年的犯罪状况看, 大学生的暴力犯罪都在向严重化、恶劣化方向发展。例如年月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发生赵承熙枪击案, 使人无辜丧生。年月,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用铁锤砸死了名同宿舍的学友, 之后将这些学生掩藏于宿舍橱柜内。年月日,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岁的大二女学生张超, 雇凶手并参与将被害人尸解。这些典型的犯罪案例, 作案手段之凶残确实令人发指。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戴晓洁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