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管理类
    发表日期:2009年5月16日 编辑:shphao 有1427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戴烽)

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戴 烽 黄崇铭

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实践中人们较为重视管理技术、管理科学、虚拟管理的应用等内容对心理层面的研究较少并且在现有的研究中多注重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研究如绩效管理、情感管理、能力管理、素质等方面而对于群体心理影响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群体心理效应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效应影响更为明显。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群体是人们彼此间有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心里存在互相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体。在一个群体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决策和群体内聚力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群体心理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群体心理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群体心理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丹尼尔·贝尔的看法社会是由许多社会关系织成的网络。在一个由众多相互交往的不同人际关系网络所构成的组织中同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属于几个人际关系网络。组织遭受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人们往往以改变相互关系的方式来谋取对新形势的适应其结果是导致了非正式的社会团体和新的联合体等非正式组织大量涌现出来使人们同时隶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社会团体有其不同的运行逻辑从而也形成不同的群体心理也使身处其中的个体行为受到不同群体心理的制约。

其次群体心理影响群体行为。( E梅奥他认为非正式群体所形成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成员对劳动和管理部门的态度因而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当非正式群体目标和正式群体目标一致的时候会使劳动集体更加团结并有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发生矛盾则会干扰整个正式群体达到既定的目标。第三群体心理影响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在群体中的个人行为与孤立的个人行为常常不一致。如通常认为人多力量大但实验证明群体工作绩效常常不是个体工作绩效之和并且人们在群体中的工作绩效常常不一定能反映个体的工作能力人们在集体中可能常常受群体氛围的影响工作绩效超出自己的工作能力或者达不到自己的工作能力。一个胆小懦弱的人敢于参与集体暴动因为他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而一个善于冒险的人可能会变得很退缩因为承受着群体的压力。群体心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既有积极效应亦有其消极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较有典型意义的群体心理效应表现在:

他人在场效应: Allport认为当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人们的工作成绩会提高但有些时候他人在场反而导致成绩降低。但为什么他人在场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现象 Zajonic提出了社会助长驱动理论他认为对我们的活动感兴趣的他人会对我们起激励唤醒作用。随着唤起水平的增加我们的优势反应———即特定情境下最容易做出的那个反应倾向也随之增加。这种优势反应可能是恰当的也可能不恰当。如果恰当的话他人在场就可能有正向的效果反之则产生负向效果。在解释群体惰化的众多说法中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KarauWilliams(1993)提出的集体努力模型简称CEM。他们认为社会惰化效应可以用群体工作下的期望———效价理

论来解释即当个体和他人成为群体一起工作时加入知觉到个人努力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比较弱就可能出现社会惰化也就是说付出和得到之间的不确定状态是造成社会惰化效应的原因。根据CEM理论社会惰化效应在以下情况会变弱:可以确认个人成果提高个人对任务的责任感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确保个人贡献的独特价值。①群体冲突效应:冲突是起因于个体和群体察觉到自己的利益与另一方不一致的过程。很多社会因素也会引发冲突比如错误归因不良沟通自以为是的客观认识和个人特征等。群体中的人际冲突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消极作用表现为造成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互不信任互不团结内耗现象严重缺乏沟通拉帮结派等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凝聚力下降一旦企业出现困难或危机时员工不能同舟共济渡过难关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会使组织重新评价公司目标或对优先顺序重新排列使管理者发现过去一直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高质量的决策。冲突会给组织带来冲击使组织不满于现状走向更新。群体凝聚力效应: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群体凝聚力会使群体更倾向于合作给群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增强群体工作的绩效。但同时凝聚力太强的群体大家普遍相信群体决策优于个体决策常常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即群体受到群体思维的困扰认为群体的决策不可能失误所以不采纳任何相反的意见经常支持最初决策倾向直接导致群体比个体更容易出现极端决策从而影响群体的正确抉择表现在个体行为取向上则是从众行为。

[中国心理学家网]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84]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61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63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05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5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