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考研 - 心理综合试题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11日 编辑:anyihao 有432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2008心理学统考模拟试题三

一、 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A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B
 模式理论 C 特异 化理论 D 行波理论

   2.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A
 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C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3.()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A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双加工理论

  4.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目的性 D 能动性

  5.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
 典型事例 B 定义 C 言语讲解和概括 D 概念名称的组合

  6.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
 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辨别学习 D 概念学习


  

7、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8.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9.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
 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部感觉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 长时记忆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特殊能力测验 D 成绩、技能测验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抽样误差 D 评分误差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应采用()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儿曼等级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二列相关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
 集中思维B 抽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
 语言的加工B 语言的理解 C 语言的表征 D 语言的产生

  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
 神经系统B 感觉器官 C 大脑皮层 D 传到神经

  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
 选择性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A目标熟悉性 B任务难度 C前瞻性记忆 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

  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

21. “赛马跨越障碍,加速冲刺动作”是( )

  A.本能行为
 B.习惯动作 C.随意动作 D.不随意动作

  22.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3.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4.
 行为主义认为( )

  A.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25.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
恒常性

  26.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

  A.表象
 B.想像 C.意识 D.思维

  27.
 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8.
 “灵感或顿悟”是()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2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30.当噪音出现的条件下,被试做出“有信号”判断的概率,称作()的条件概率

  A
 击中 B 漏报 C 虚报 D 正确拒绝

31.下列哪一项不是纵向设计的缺点()

  A
 耗时长 B 被试流失严重 C 缺乏系统性 D 会加入许多新的无关变量

  32.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 ( )

  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33.“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单向冲突

  34.
 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

  A.理论
 B.实验设计 C. 问题 D.假设

  35.
 某研究发现,近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

  A.自然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
实验法

  36.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聚合交叉研究 D 双生子研究

  37.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38.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
 自称量表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评价中心

  39.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差

  40.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

  A
 1  B 0  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 无法确定

41.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42.下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中,哪一种是积极依恋()

  A
 安全性依恋 B 回避型依恋 C 反抗型依恋 D 合作型依恋

  43、被试内设计的变异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组间变异、区组效应和误差变异,其中组间变异可以检验()

  A区组效应 B不同实验处理的差异 C被试内个体差异 D残差

  44.关于成人认知发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

  A 流体智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B 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C 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D 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

  4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让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

  A 牢记住题目内容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46.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明显 D 越不明显

  47.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不包括()

  A
 问题的提法不同 B 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 C 结论不同 D 否定域不同

  48、“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观点是()的体现

  A关键期B敏感期
 C最近发展区D观察学习

  49.
 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

  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50.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A
 综合虚无假设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 组内虚无假设

51.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52.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

  A
 因果关系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53.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是1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P值是()

  A 120 B
 60 C 0.40 D 0.60

  54.初测用的测验并非正式测验,初编题目的数量根据要求应()最终所需要的数量

  A
 少于 B 等于 C 多于 D 有时多于、有时少于

  55.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A
 正态分布和f分布  B f分布和t分布C 正态分布和t分布  D 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

  56.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A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B 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C 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D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

  57.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卡方检验是()

  A
 配合度检验 B 独立性检验C 同质性检验 D 符号检验

  58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中心相同,峰度不同

  B中心相同,峰度相同

  C中心不同,峰度不同

  D中心不同,峰度相同

  59、单侧检验改为双侧检验时,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

  A变大 
 B变小  C无关  D不变

  60、增加信号的先验概率,会使()

  A
 d’的值越大 B d’的值越小 C ?越大 D ?越小

61、散点图中的散点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为()

  A
 r=1 B r=-1 C r=±1 D r=0

  62、两列数据均属正态分布,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它们的相关是()

  A点二列相关B二列相关C多列相关D列联表相关

  63、下列关于区分度与难度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关

  B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

  C难度中等时,区分度最大

  D难度越小,区分度越大

  64、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A t检验 B F检验 
 C Z检验  D 方差分析

  65.
 百分等级属于(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例量表

  二、
 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F检验可以用于()A
 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 判断连个方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总体C 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 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67.
 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C.掩蔽音强度提高

  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

  68.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
 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A 69 B 70 C 71 D 72

  69、学习的认知理论包括()

  A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D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70ROC曲线能够反映出()A
 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B 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C 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变化D 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71. 错觉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物体轮廓对眼动方向和范围产生影响

  B.侧抑制改变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

  C.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D.误用知觉恒常性

  72.关于记忆的SPI理论假定,记忆或记忆系统主要有()A
 程序记忆系统 B 知觉表征记忆系统 C 语义记忆系统 D 初级记忆系统

  73.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

  A.平衡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

  B.降低实验误差

  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

  74.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验信度被低估()A
 测验的题目难度过高B 被试的同质性太高C 测验题目太多D 测验的题目难度过低

  75.解决问题的策略有()A
 算法B 启发法 C 推理法D 尝试法

  三、
 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

  76.简述学习的人本理论

  77.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78.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9.简述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80.具体说明在测验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被试方面的主要因素

  四、
 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81.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82.依据学习迁移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83
  21名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样本,检验男生和女生的语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参照下列计算结果,作出简单统计分析报告。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