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师心理诊断技能课程试题
1、在初诊接待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给求助者的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B 可以公开讨论求助者的心理测量结果
C尽量放松,避免紧张情绪 D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
2、使用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诊断的资料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随便打断求助者谈话并插入自己对谈话内容的评价
B 不做笔录,不录音和录像,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
C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保持中立性态度
D确定了提问方式并提出问题后,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
3、 控制谈话方向的技巧有( )。
A释义 B 阻止 C中断 D引导
4、在咨询过程中,选择问卷或量表的主要依据有( )。
A 根据经济利益的大小选择量表 B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
C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 D为除外其它疾病而使用量表
5、下面关于资料整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对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解释之前,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资料可靠性性进行验证。
B 对于初学者来说,采集资料属于基本功,所以,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不能怕麻烦。
C 在赋予某种材料以具体意义时,只能“就事论事”,不能进行主观推论。
D 在赋予某种材料以具体意义时,可以使用萨冥的归类法和桑德伯格的的浮现综合法。
6、咨询员在初诊接待时要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仅涉及个人生活隐私部分
B 心理测量结果不属保密范围之内
C 如工作需要咨询员可将所收集资料与其他咨询人员共享
D心理诊断结果属于保密范围之内
7、 当求助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职业选择、家庭关系等问题时,咨询员应采取( )予以帮助。
A 摄入性谈话
B 应急性谈话
C 鉴别性谈话
D咨询性谈话
8、心理咨询中,咨询员需要控制谈话方向时,可采取的方法有( )。
A 重复求助者的话,并做出解释,引出新问题。
B 强行打断求助者因思维障碍造成的喋喋不休的叙说。
C 直接建议求助者结束旧话题,转向讨论新话题。
D 对求助者进行批评和否定,以诱发其不良情绪的释放。
9、 产品分析法的概念不包含通过分析求助者的( )。
A 劳作产品来推断他的内心世界
B 家庭活动来推断他的心理特征
C 艺术伤口来推断他的情绪情感
D 文字伤口来推断他的认知水平
10、 使用观察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够( )。
A 深刻地了解求助者心态
B 判断求助者的个人修养
C避免临床诊断的片面性
D较好验证谈话法的内容
11、对求助者焦虑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应选择( )。
A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如SAS
B 使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生活事件量表
C 与焦虑有密切关系的人格测量工具,如MMPI
D 使用能排除其他障碍的量表,如瑞文推理测验
12、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一项是( )。
A 将韦氏智力测验交给求助者,让其回家完成
B 翻译国外量表,并直接使用其常模
C 根据求助者在SAS上的高分,给出焦虑症的诊断
D根据测验功能,针对其常模团体,对求助者的测试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13、归纳和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
A 资料必须全面
B 资料必须一致
C 资料必须可靠
D 资料必须即时
14、赋予某种资料具体意义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就事论事
B 广泛联想
C寻找相关
D 迹象分析
15、 下面关于“引发求助者临床表现的关键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确定关键点时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B 关键点往往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C 关键点往往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D 在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时,没有必要认真对待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
16、 判断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原则有( )。
A心理与行为是否符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B 求助者行为是否能够被咨询者理解的原则。
C精神活动内在结构之间以及精神活动与行为之间是否符合协调一致性
D 求助者的人格是否符合相对稳定性原则
17、心理诊断的目标是( )。
A以个体为目标
B 以群体为目标
C 以个体和群体为共同目标
D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
18、狭义心理诊断是指( )。
A 对身心疾病的评估诊断
B 对精神病人的评估诊断
C 对躯体疾病的诊断鉴别
D专门为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而进行的心理测评工作
19、对形成初步印象这一阶段的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初步印象的形成建立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B初步印象的内容涉及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
C初步印象的内容不包括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归类诊断
D 初步印象是对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大致判断,并非最终诊断
20、 在形成初步印象时,可采用( )对疑点进行深入考察分析。
A 浮现综合法
B迹象分析法
C 归类对照法
D 推论比较法
21、 心理健康三标准论,以下正确的是( )。
A 体验标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客观评价
B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
C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使可能性变成现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D 操作标准考察的核心是心理过程
22、 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包括( )。
A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B 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气味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C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D 根据求助者家属对求助者日常行为的说明进行定性
23、心理咨询员在形成初步诊断时需要报告的是( )。
A 求助者的心理测验分析报告
B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自我评述,所获得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C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
D心理咨询员对求助者心理健康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24、为了解求助者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可使用的量表有( )。
A生活事件量表
B 防御方式问卷
C社会支持量表
DOlsen婚姻质量问卷
25、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是( )。
A 一位同性恋男性,希望咨询师为其寻找适合的同性伴侣
B 股民炒股不得要领,咨询选什么样的股票
C考生即将参加高考,咨询如何能够缓解焦虑情绪
D 求助者认为自己“神经衰弱”,但医院未查出身体疾病
26、对心理问题概念的理解,描述正确的是( )。
A时间性质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
B问题内容未泛化虽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
C 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
D此类心理紊乱的患者在心理咨询中大量存在
27、对心理疾病边缘概念的理解,描述正确的是( )。
A 持续时间较长久并且其内容一再泛化
B紊乱内容与原精神刺激内容相距较大
C往往呈现偏执或者人格与行为的偏离
D伴有不太典型的妄想或偶然出现幻觉
28、 疑病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有( )。
A 对健康过虑
B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C感觉敏感和疑病观念
D 自我评价低
29、寻找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 )。
A 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B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C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D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30、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心理行为的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表现出精神兴奋性增高,进一步可出现躁狂状态
B 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可能出现淡漠、无欲、呆滞、主动性减退等异常
C严重的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出现重性精神病的症状
D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者,可出现焦虑、抑郁、妄想、伤感等情绪
31、 寻找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原因时,需要( )。
A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B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C确定社会文化与心理障碍发生之间的关系
D 利用积极社会因素,改善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
32、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包括( )。
A来自童年的固定信念
B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
C来自以往生活中的痛苦经验
D负性自动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