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管理类
    发表日期:2007年5月25日 编辑:hfhao 有10044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探析

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探析

 

陆 伊田 晓明

 

摘 要:  基于目标在管理活动中重要作用的系统分析,凝练出目标管理的五大心理功能,定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反馈功能。这些功能在主体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和间接行为中,尤其是目标行为中作用十分明显。作为进入目标的必经途径,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以自信、理想为例,主体必须善于获得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客观认识自我并学会自我接纳,才能获得自信;主体必须正确处理愿望与可能、主观与客观、现实与未来、个人与社会等关系,才能实现自身理想。

 

关键词:  目标;目标管理;心理功能;目标行为;自信;理想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 是对组织(或个人) 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以预先确定最优的最终效果为目标,并通过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理清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探析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对有效发挥目标的主体———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 目标与管理

 

目标(Objective) 是组织(或个人) 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按照不同的标准,目标有不同的分类:按层次可以分为上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层目标;按内容可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按时间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按数量可分为单元目标和多元目标;按稳定性可分为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等等。一般地,将目标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和时期结构所构成的三位体系称为目标结构体系。

目标具有自身特定的属性,管理心理学认为目标具有预测性、可计量性、具体性、可接受性、困难性和激励性等特点。从这一系列特性来看,作为一种活动的预期结果,目标与其实现的过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以企业管理为例,马克思认为管理存在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劳动,另一方面是劳动监督和控制。他对资本主义的管理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和解剖:“一方面是制造成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 ———那么,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就管理是生产劳动这一方面来说,其职能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这是任何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劳动,因此,它“并不随着资本的消失而自行消失”“, 只要这种劳动是由劳动的社会形式(协作、分工等等) 引起,它就同资本完全无关”。这是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另一方面———劳动的监督和控制功能,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一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的属性,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如何在管理中贯彻控制,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 必须确立标准; (2) 必须能得到表示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间的偏差的信息; (3) 必须有可能采取措施来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间的偏差。这里的逻辑是很明显的,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衡量实际成绩的根据;没有信息就不能掌握动态。不规定纠正偏差的措施,整个控制过程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活动。条件中所提到的标准就来自于组织(或个人) 的目标。在组织中,其成员同样行为的发生可能源于不同目标对需要和动机的激发,但是,衡量标准的确立,只是与组织活动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对应的。也正是这种一致性使得标准成为比较将来、当前和过去行动的准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就是目标的具体化表现。可见,目标在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直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过程的控制环节。但是,作为活动的预期目的和结果,目标对管理的重要作用又不局限于此,它可以通过激发人的需要、动机等对管理活动的主体———人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将贯穿于整个管理环节,使得管理活动获得最佳效益。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就是基于目标对管理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德鲁克( P. F. Drucker) 对目标管理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20 世纪40 年代在纽约大学演讲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目标管理”这一概念。1954 ,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以“目标”来统合各个成员的工作,使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了解企业的总体目标,明了自己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总体目标的达成。继德鲁克之后,对目标管理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是G·奥迪奥恩。他于1965 年在其专著《目标管理》一书中指出:“目标管理系

统可以描述成这样一个过程:组织中以上级和下级管理者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效果规定个人的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衡量尺度作为单位经营的指导方针和个人所作贡献的标准。”至此,目标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开始为工商界广泛接受。其后,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范围突破了原来的疆界,在其他的组织管理中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应用。

 

二 目标的心理功能

 

人是目标的主体。一个正确、合理的目标一经制定和执行,就必然会对目标主体产生各种反作用,从对组织成员行为的影响纬度来分析,这些反作用至少表现为定向、控制、激励、凝聚和反馈这五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 目标的定向功能

目标的定向功能是指目标能使人们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心理学把目标看成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可以诱发一个人产生需要,当需要与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时,人的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紧张状态便转化成动机,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努力接近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目标定向功能的心理机制。因此,个人或组织行为活动的方向性总是受人们既定的追求目标制约的。一个人有了目标,便能按照目标的要求,试图集中自己的精力、智力、财力于实现目标的轨道;一个组织有了目标,就会努力把组织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引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并通过目标的展开,将组织目标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班组以及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身上。

() 目标的控制功能

目标不仅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还能使人们有效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轨迹。这里的“控制”就是指个人或组织能够通过目标衡量和检查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纠正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抑制不符合目标的其它需要,以确保人们既定的方向和目标的实现。目标的控制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组织的目标或个人的长远目标往往被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或具体的子目标,目标的控制功能正是通过总体目标对各个子目标的制约作用来实现的。21 目标管理的主要阶段是实现目标过程,这种过程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是依靠组织成员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则是根据例外原则,只对重大问题和突发时间进行过问和干预。换言之,由于组织成员都有自己既定的目标,因而他们会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工作,最终实现目标。总之,控制功能的价值就在于人们按照目标要求能找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和避免错误。

() 目标的激励功能

充沛的精力源于远大的目标,一个振奋人心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除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还具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1 明确的目标能直接诱发人们的行为动机。21 在人们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正是目标赋予了人们力量,勇敢地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当人们接近奋斗目标时,目标给人们以鼓舞,增加人们的工作热情。在人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目标时,目标给予人们满足感和自信心,并促使人们向更高的目标进。

() 目标的凝聚功能

共同的目标是群体动力的源泉。对一个组织而言,如果其部门或其成员不了解组织的目标和组织赋予自己的工作目标,就会随意行动,往往产生本位主义或各自为政,甚至发生无谓的纠纷,相互抵消力量。而统一的组织目标能够沟通协调组织各部门、各岗位的关系,将整个组织团结一致,增强其成员的整体观念和组织观念,促使人们相互配合、彼此协调,从而产生组织内人际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个人而言,目标同样具有凝聚功能。一个人没有既定的奋斗目标,或许他() 会出于某种兴趣和某种冲动,发生某种行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一定“成绩”,但是,这种所谓的“成绩”对行为发生者来说,绝无成就感而言。这种无目标的行为所招来的更多的是“无为之举”,甚至是不良后果。相反,一个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目标就会调动其精力物力,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股合力,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此外,目标的凝聚功能还表现为目标能够使人们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结合起来。

() 目标的反馈功能

有效的管理是一种反馈系统,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如计划、组织、控制等) 连接到一起,并使其成为一个回路。因此,反馈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成为衡量管理运作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反馈什么? 这仍然与目标有关。任何管理活动的运作,首先必须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组织或个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开展来实施其总体目标的,这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与总体目标是否统一、是否匹配,就是管理反馈环

节的主要内容,也是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策划或进行目标修订的重要依据。此外,组织或个人的总体目标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或局部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活动的进展情况如何,也只有通过对这些子目标实施情况的反馈才能明了。这种局部的反馈有利于在管理活动的运作过程中进行活动本身或总体目标(或子目标) 的修订,因此,目标的反馈功能不仅仅表现为对整个管理活动结果的反馈,而且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过程。

 

三 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分析

 

目标导向理论( Goal - Orientation Theory) 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类:目标导向行为,指为寻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目标行为,即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行为,指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行为科学家研究发现,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不断增强,这种趋势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对于目标行为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当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的强度反而有逐渐减弱与降低的趋势。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但是,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人的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得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经常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换言之,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及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目标导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一般地,它能提高人的动机水平。但是,如果导向过程时间过长或目标本身不太具有挑战性,也会降低激励的力量。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地向组织成员提出富于挑战性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其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作为进入目标的必经途径,目标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 和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一系列关系,对认识目标行为的本质,进而有效地制定合理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疑,对这一系列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限于篇幅,本文仅以目标行为与自信、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例,对目标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 目标行为与自信

自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个人或组织对自己或本单位所具有的保证实现某项目标主观条件的充分估计和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这种建立在对自我形象进行高度知觉评价基础之上的心理体验,对一个试图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和精神源泉。如果人们在从事目标活动时,能够自己信任自己,相信自己,便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中充满信心,从而体验到自己的生活和所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可见,自信心是推动人们不断迫近目标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人和组织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和本单位的优势,总认为自己不行、条件不好、办不成大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给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人失去对理想目标的追求。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它是以认知能力为基础和前提,在社会实践中日渐形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人们可以为自己健美的身材、华丽的衣着、庞大的家族以及所在单位的现代化建筑、优厚的福利等物质自我而骄傲;也可以为自己超凡的人品、卓越的才干等精神自我而自豪;还可以为自己显赫的社会地位、繁多的社会荣誉等社会自我而得意;凡此种种,均属于自我接纳。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密切相关,客观地认识自我的人,才可能真正地接纳自我。建立在客观认识和了解自我基础上的自我接纳常给人们带来自信和自尊。“知可为之事而为之”,这是人类对自信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知不可为之事而不为”则赋予了人类以另一番景观,是人类对自信更深层次的理解。

自信心的形成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要善于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最重要因素。人的需要和愿望是不断发展的,但新的目标总要以已有目标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成功经验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所制定的目标水平就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一个人数次努力都不能获得成功,他就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信心。所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增强成功的机会和经验。可以从小、从少做起,对于开始努力的目标,要加倍地细心和耐心,确保首次努力的成功,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二是要正确地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和评价。自信源于正确对待客观环境的期望与评价。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诲、领导的嘱托⋯⋯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外在压力一旦转化为内部动力,将会催人奋进! 然而,迷信客观环境的评价尤其是权威或至亲的否定性评价,也会左右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消耗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其灵魂越来越陷入浮躁与不安,进而丧失自我,沦为芸芸众生。因此,要正确对待各种外界性评价,尤其是权威人士(如师长、专家、父母等)

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俗话说,看病找一个有名的医生,还不如找一个熟悉自己情况的医生。这话说明了权威者的话未必正确,因而在听取有关意见,尤其是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重大事件决策时,一定要冷静、细致地分析他们的评价或期望是否客观、合理,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被无根据的舆论或所谓的权威指导所左右。三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要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认识是指个人或组织对自身或本单位的评价和感觉。自我接纳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形象的满足和接受。自我接纳和自我认识是密切相关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常常比较容易接受自己。建立在真正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自我接纳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反之,虚假的自我接纳常使人狂妄自大,遭受挫折之后又常常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失去追求远大目标的信心。有些人因缺乏自信而看不见自己的优势,常常毫无根据地幻想自己的许多弱点,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较,结果往往是自卑自哀,失去信心。对于这种情况的人,就需要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总有一技之长,要有“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够做到”的勇气和信心。

() 目标行为与理想

从本质上讲,目标可分为两种:现实目标与理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目标,理想与现实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从心理学角度看,理想属于个性的范畴。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统一体。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个性心理倾向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力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发生的动力。作为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凭借需要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个性心理倾向的力量源泉———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理想在个性心理结构中与动机、兴趣、信念一样,是个体整个个性心理倾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理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理想是愿望与可能的统一。理想是人类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这种追求与向

往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观愿望,并指向未来。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不是简单地适应客观世界,而是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地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对于这一奋斗目标,人们有生动的想象内容、明确的思想认识,怀有喜爱、赞扬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并且有决心加以实现。理想不仅是一种奋斗目标,而且是一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这种可能性具体体现为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相符,或者说是愿望与可能的统一。理想是现实与未来的统一。理想来源于现实,却并非等同于现实。理想是从现实出发去追求更高目标,它意味着对现实的变革与发展,意味着创造比现实更完美、更高尚的境界。因此,理想必然高于现实,它是现实的升华,是未来的现实,或现实的未来,它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展示了更美好的前景,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进取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理想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成为开拓进取、变革现实的精神支柱。理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怎样才能由现实到达未来,从而进入理想的境界呢?“奋斗”一词便极其自然地被引入了理想概念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理想不仅是一种目标,而且是一个过程,一个为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理想是崇高而美好的,但实现的道路却是崎岖艰难的。只有通过艰苦努力,才可能到达理想的境界。理想的美好程度和实现它的艰难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前途越美好,实现就越艰难。此外,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人们的理想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其理想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无论是社会理想,还是个人理想,无不烙上时代的印记。社会理想制约着个人理想,并非指社会理想可以替代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所提出的是整体性的奋斗目标与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无疑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然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理想必须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个人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并配套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与步骤。由目标行为与自信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可见,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十分强大。在管理实践中,悉心把握目标与人们的心理过程、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提高管理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