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文章 - 应用心理
    发表日期:2020年1月19日 作者:陈彬 编辑:shphao 有132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生命之轻何以承受

生命之轻何以承受

——读《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有感

中铁五局二公司(陈彬)

 

死亡是一个沉重而又禁忌的文学话题,小时候若是不小心提到了相关的字眼,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那是要挨骂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所著的《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是一本关于直面“死亡”的书,这是一位75岁(著书时)的睿智老者深沉的终极关怀,他用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和人生阅历,以心理治疗师和人文关怀地双重视角,坦诚地和我们分享如何面对“死亡之痛”。这本书写的是“死亡”,却是一本温暖的书,读了受益良多。正如该书所说,死亡恐惧必将伴随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就像难以长久地直视骄阳一样,难以直面死亡。所以,虽下笔仍感千钧之重,但我鼓起万般勇气,分享自己所感,和它对我人生意义的影响。

“死亡什么也不是,死亡却成了一切”,这是该书最为经典的一句话。如流星划过天空,生命必将走向成熟、枯萎。流星闪过的前后都是无尽地黑暗,这就是有自主意识的人类为之最为沉重的代价——“死亡之痛”。新生儿被迫离开妈妈温暖地羊水,经过产道地挤压,降世的第一声啼哭,既是新生,更是死亡的开始,象征着“死亡之哭”。这个说法难以接受,一如我们难以接受“死亡”。农村有个风俗,就是早早为长者备好寿棺,以备不时之需。因为爷爷早逝,奶奶50岁不到就备了一口,停放在二楼的一个阁楼里。看到或者想到它,我就会记起二岁时爷爷临死的眼神,从小就害怕极了,就算是大白天都不敢从这个阁楼门前经过,从高中寄宿开始,离开老家将近20年,那口黑黝黝的棺材恍惚从未离开,就停进在我心中最为隐秘的角落,像一个黑洞,吞噬我生命的力量。

不是每一个人对死亡的焦虑都如此外显、敏感,对于有些人来说很隐秘,需要努力探索,甚至用心挖掘,才能识别出来,这就是“觉醒体验”。“觉醒体验”之于人一生非常重要,它能让人理解生命,开始深层次地自我探索,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和观念,丰富人的人生经验。一般人在中年所谓“知天命”的年龄,人生开始走下坡后会有一定体验。书中也列举了一些重要地生活事件会引发“觉醒体验”:如丧亲、重病、重大创伤(火灾、强奸等)、空巢、退休、离异等。我的父亲7年前,因为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手术,术后戒了烟酒,生活态度完全不一样,反而变得更加乐观积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他说,他多活着一天,就能多陪伴妈妈一天,就多一天幸福快乐。他每一天都为自己,更为妈妈而活,医生说他最多只有5年之寿,但他每一天都活得很积极快乐。7年了,身体较之于生病前,反而更加健康了。

这几年来,他有一个习惯,我原来不理解。那就是他经常会和我打电话,老家邻里十八乡,有一个什么亲旧故人去世他都要告诉我,哪怕我对那位去世的人毫无印象,他都和我唠叨半天,叹息半天,让我不胜其烦。后来我发现,不单如此,80岁奶奶也是一样,而且奶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算命,几乎每十年要给自己寿命卜上一卦,不絮其烦地把卦象将给我,并且坚信不疑。看了这书后,我慢慢知道这是他们的“觉醒体验”,他们有着深深的恐惧死亡,他们很想在我这里寻求安慰和帮助,只是传统文化、尊严等原因,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知道怎么表达,甚至他们都不知道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是我最为痛心和自责的,如果不是因为有幸看了这样一本书,我会很难意识到,原来他们老了,他们会有如此之深的“恐惧”。因为不理解,更谈不上“此次此刻地在场”和老人一起面对死亡恐惧,给于老人一丝安慰,让老人在面对死亡的焦虑中不那么孤独无助。

一个月前,奶奶在楼上锻炼身体时摔了一跤,头撞了一个大包,却失去了意识,完全不记得怎么摔的了。她和说我:“医院检查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连药都没有给我开一粒。”这句话她和我强调了三遍,她一边打电话细细地诉说,一边又拼命地掩饰,其实她内心很清楚,老了是最大的、最无能为力的病。当天,虽然她并没有住院,但我却请了事假去长沙看她,坐在她床上,我静静地听着她如丝如绵、絮絮长长的人生回忆,我几乎什么也没有做,我只想要用无声的话语,告诉她,我会在她身边,陪伴她,和她在一起,面对余生。

亲密关系是克服和减轻死亡恐惧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亲子关系,代表了基因的传承和自身生命的延续。之于父母,我们的关心和陪伴是父母最深最好的心灵安慰。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死亡恐惧,理解不了这一层,我们难得做到最长情地陪伴,于孝道之间难免一丝遗憾,甚至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事。在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有一个成员和我分享了一个自己的困惑。她是北方人,随着男友来衡阳工作,母亲离异单身。最近一年来,妈妈每次和她打电话就是要钱,而且是不给就会争吵不休,痛斥她不孝。但她知道妈妈明明并不缺钱,她完全不明白,觉得妈妈不可理喻,这让她们母女关系降到了冰点,极为困扰。后来我们了解到,妈妈极力反对她远嫁,自她离开,妈妈空巢之后,曾多次给她打电话劝说无果,要她回来看望也因为工作忙而没有办法做到。而她又觉得对妈妈有愧疚,于是最开始,拼命给妈妈寄礼物寄钱,安慰和讨好妈妈。但她不明白妈妈需要的是她的关爱,在这场“爱”与“索爱”的亲情角力中,被内心深处死亡的孤独和恐惧感深深攫取的空巢妈妈,最终把对亲情的陪伴需求物化为了对“金钱”的执拗,因为精神需求无法满足而发生了病化转移。

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之中的例子,可能我们没有严重,但曾经或多或少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们是否也曾类似对待过自己的长辈双亲?觉察死亡恐惧,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父母,更深层次地理解孝道,也能让我们明白自我,探寻更为积极的人生意义。

大学的时候,读过米兰·昆德拉的《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多年过去了我其实一点都明白过,什么是“生命之轻”!直到看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之后,再回读,才领悟到一鳞半爪。“生命之轻”或许是相较于“死亡之痛”,在尼采哲学意义——“永恒轮回”之上的虚无感。想象一下,自己的生命如同一束射光,扫过时光这个无垠地黑幕,我们试图留下点什么,这就是我们面对“虚无”的思索,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人生。欧文·亚隆把这种努力称为“波动影响”,即我们死后并非立即消亡,而是会向涟漪一样,一波一波地传递着我们因子,我们的影响。有些人是通过物资的富足、功名,也有些人是通过慈善仁爱,还有些人是通过言行,不一而足。中国古代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其中又以“立言”为“三不朽”之最。其实,仔细偷偷检视,发现自己一直深受这种观念影响。因为从小潜意识里就非常畏惧死亡,在不自觉或者说前意识里,就选择了自己的爱好——文学。虽然把“废篓子”文章等同于“立言”,想想都是可笑的,但是我骨子里又难以割舍这份期盼。在自己不多的文章创作中,虽然水平有限,但是每一段文字我都有一种“贾岛式”地虔诚,有时候会为了一段话辗转反侧,为了一片文章的“难产”焦虑不安,更会为了只言片语的偶得满心喜悦。也正因为这种心态,同事、朋友发给我的文章,我都会怀着真诚和善意去帮忙增改润色,即使有时候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但我越来越感觉到读书写作,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耕细种,不舍创作,是我直面死亡,积极面对人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直面死亡,那口藏停在心底的棺材,如爷爷的眼睛在黑暗中凝视着我,除了死亡的恐惧之心,警惕敬畏之心。慢慢地鼓起了勇气,就可以感觉到了眼神之中的仁爱、温柔,甚至期许,死亡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个曾经隐埋于心,害怕至极地想法,终于大胆地崩出了脑海:终于一日,我躺进哪里,我又将何如?我能凝视于谁?谁将眷念于我?

生命唯有先承其“重”,方可后承其“轻”。《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就这样如同智慧的光芒,照进我的生命,指引着我的人生。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7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陈彬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