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史
    发表日期:2016年9月16日 作者:赵晨晨 编辑:shphao 有266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

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以马斯洛和苏蒂奇为代表的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人本心理学的局限性,他们认为人性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并将超个人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界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之后兴起的第四势力本文采用的是罗杰·沃什在其超越自我之道中对超个人心理学下的定义: 超个人心理学乃是研究超个人经验和相关现象的心理学所谓超个人经验是指存在的自我认同感或自我感超越了个人的范畴,而扩大到人类众生心智及宇宙性层面的经验

东西方文化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影响

1.西方哲学对宇宙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古希腊时代是西方哲学的源头,那时人们认为世界是统一而和谐的,他们不会刻意区分学科之间的区别,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努力探寻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实相后来随着二元论的产生,人们逐步将世界一分为二,非此即彼,所有事物都有了对立面: 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光明与黑暗喜悦与痛苦过去与未来身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等等这种简单且粗暴的二分法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固然很有必要, 但也会使人感受到分裂和对立, 从而陷人冲突焦虑当中, 很难再感受到万物统一和谐的感觉超个人心理学者反对自然主义和实证哲学把宇宙和个人简约成非人的机械过程,他们努力探究到底什么才是人类真正的本性

2.东方宗教哲学

2.1 印度教印度教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 无法用语言来恰当地描述我们所谓的( 小我或自我) 以及世间万物不过是的幻化而已。“ ” 、“本来不二, 凡人不解此理, 只好轮回受苦, 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解脱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瑜咖,意为通过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提升人的意识, 结合,连接起来瑜伽也被超个人心理学者运用到临床心理治疗当中

2.2 佛教佛教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佛性, 具有佛性的人是脱离了轮回的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真正圆满觉悟的人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具备佛性, 只是我们的心被无明蒙蔽, 只有觉悟才能明心见性, 所以觉悟并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是回归到当初本来如是的状态觉悟是佛教修持的最终目的,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坐禅一一闭目端坐, 凝志静修,调节呼吸,放松身体超个人心理学中的静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了坐禅的原理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1.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 精神一词有时也被译为灵性,宗教教义告诉人们灵性从来都不是向外求来的而是源自于我们的内在本质精神的寻求不仅是健康的,而且是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向大多数宗教都认为人类最深层的本源是精神, 但迫于当代社会现实, 心理学为了能在科学领域获得一席之位,长期将焦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实验上,对一切宗教与哲学敬而远之,因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性

2.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绝大多数人盲目地认同自己的年龄性别种族, 认同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认同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以为这就是全部的” 。即使是传统心理学也将自我区分为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但以上这些只是生命的表象并非生命的真相,远远没有接近你的本性

3.人类的精神是合一的人并不是绝对独立或孤立的一个实体,事实上, 所有人在本性上都是一体的, 都是不二的不二是指从根本上感觉到自己是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同为一体的,没有高或低神圣或世俗之分人的这种终极认同感扩大开去,远远超过了思想与肉体的狭窄局限

超个人心理学的评述

1.超个人心理学的局限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但考虑到当代社会的现实,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局限性比如最令人垢病的研究内容的不可测量性自冯特建立了实验心理学后, 心理学家们深深希望得到科学界的定接纳和尊重, 所以尽可能把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照搬到人类的研究上,他们习惯编制各种量表作为辅助工具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结构然而超个人心理学由于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和广泛性, 目前为止还很难将人类精神领域进行量化研究对人性的研究是否需要量化科学化,是否还有别的可行的方式仍然值得商榷

2.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它整合了人类知识探索的各种领域,它是唯一致力于探究尊重并肯定人类经验的所有面向( 感官情绪心智社会灵性) 的领域超个人心理学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人性观和世界观,它让人们重新思考究竟是谁, 与宇宙与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超个人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促使我们拥有超个人的视野, 促使全人类的觉醒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19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28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0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28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043]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赵晨晨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