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6年7月16日 作者:尹江霞 编辑:shphao 有61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宗教倾向教育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出现宗教倾向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过热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学者们也纷纷从社会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中找寻原因,分析家庭的宗教氛围对大学生望教信教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比例日渐增多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上的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本文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宗教倾向的原因,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心理特点

( 1) 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好奇心促使个体对事物的注意,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大学生好奇心强源于他们生活阅历浅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 思维活跃,具有追逐新奇标新立异的特点,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观念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大学生也因为缺乏理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容易被五光十色的信息所误导,导致思想混乱

( 2) 强烈的归属需要与群体认同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是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个体本能的需要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归属感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某一个群体或多个群体的一员,如家庭学校班级工作单位或某个协会等,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和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其次,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获得友谊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同,希望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归属感和群体认同的缺失将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 3) 成长压力大,遇到挫折常采取回避态度当今90 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困难和挫折大学时期是成长的快速发展期,离开父母后需要独自面对各方面的问题: 如,环境不适应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困难等,常产生自卑压抑恐惧焦虑紧张无所适从等负面的情绪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很弱,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首先选择的是回避,因此,容易寄希望与神的力量,希望神能保佑自己渡过难关,一帆风顺

( 4) 自我意识高度发展,急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个性特征明显,思维活跃,热爱探索,追求实现个人聪明才智理想抱负; 高度关注自我,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自我认识及人生价值取向,也包括社会发展等问题但由于大学生年龄尚小,涉世未深,多数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生有些理想主义倾向,认为人性本善,相信好人好报,还不能准确地把握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理性思维有待提高

2大学生宗教倾向的心理原因分析

( 1) 宗教的神秘满足大学生强烈好奇心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几乎全部可利用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学校的思想教育也非常统一步入大学后他们在开放自由的网络上了解各种文化思想,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追求新鲜事物,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来说不再遥远,一旦接触宗教思想观念文化等会很容易产生兴趣在访谈中有同学甚至认为,要了解西方文化就要从阅读圣经开始。《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也是一部西方文学经典,圣经故事创世纪》、《耶稣受难记等集神秘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其次,宗教的活动往往会被宗教的虔诚和博爱所感动,对宗教的文化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更深入去了解宗教,主动参与宗教的活动再次,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往往会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信徒的独特生活方式,礼拜斋戒祷告法事等无一不激发青年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

( 2) 满足青年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远离家庭,在学校宿舍关系难处理班级被弱化,这使得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心灵之家一旦有机会接触宗教,宗教组织中教友之前的友善而亲密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地互相帮助真诚关心无一不让青年大学生感到欣慰和满足在宗教的活动中,感觉在这里找到了最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这里能得到倾诉安慰同情与支持,宗教能极大弥补他们归宿和爱的需要

( 3) 缓解心理压力,实现心理调节当前95 后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固执己见心理封闭,又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关的调查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自卑压抑焦虑忧郁等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等各种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他们就会企图走进宗教世界寻求精神安宁,通过宗教来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思,以寻求安慰和解脱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企图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用崇拜的形体动作祈祷和忏悔的语言,向最信赖最崇拜的上帝诉说自己的痛苦,宣泄自己内心的冲突积郁等焦虑体验

( 4) 实现自我探索追求自我价值左鹏在2004 年做的我国第一份针对大学生基督徒的专项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之所以信教,主要是他们从教义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人生的价值,实现了自身的精神追求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他; 宗教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非常和谐美好令人向往的世界因此,宗教以一种超自然超人性的宗教超越美吸引着大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外,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接触社会,面对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的各种矛盾冲突,对当今社会现实状况失望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促使他们产生逃离倾向,在和平与爱和谐温馨的宗教世界寻找精神寄托

3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启示

( 1) 加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教育加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班级对所在系部对学校的认同,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集体归属感,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各项活动,为大学生热爱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首先,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发挥班干和全体同学积极能动性,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组织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将学生的心牢牢地贴近班集体,形成集体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全校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全体教职员工都必须自觉透悟到大学生的归属感教育中去,专业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吸引学生,认真备好课,用心上好课; 管理部门要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发展利益为出发点,切实为学生办好实事最后,要形成学生认同的校园文化,强化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高校要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充分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特色文化内涵等,使校园小社会能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凝聚起来,以减少个人对学校的疏远感

( 2) 从细处着眼,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已经普遍为各学校所重视,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宣传都已经具体落实,但深入细致的心理工作还是有所欠缺另外,大学生的情绪心境化隐蔽性等特点,他们的情绪活动隐蔽性高,不易被外人所察觉,一般老师辅导员是很难发现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一定要从细处着眼,应经常与学生交流谈话,深入宿舍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深入细致了解每个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以学生为本,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其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心理疏导是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调适,通过倾听共情尊重解释指导等技术真诚交流设身处地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存在的困惑疑难不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生心理需求能及时等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盲目望教信教的从众心理

( 3) 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树立科学的宗教观新时期的大学生信仰什么,绝不是简单的个人信仰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政府执政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问题宗教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宗教,树立科学的宗教观人生观势在必行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增加宗教教育的学时,让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 探索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其次,加强大学生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培育大学是科学的殿堂,大学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勇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探寻科级奥秘,通过理性分析去解释自然现象最后,高校的选修课中可以开始宗教概论等课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宗教,树立科学的无神论世界观同时也可以开设圣经》、《佛教等课程,让同学们有一个正规的途径去系统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正确认识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不同,消除宗教的神秘感

( 4) 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人文关怀当前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疑惑和失落,其原因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真理认识论体现,强调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对个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关心不够宗教信仰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个人自己的幸福圆满,其目标是实现一个完美的天国,人可以摆脱一起烦恼与困境这种虚幻的非科学信仰,终究是经不起检验的,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神论的信仰终将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失去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扎根于现实世界,符合客观的发展方向,是理性科学的信仰,这种信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上是一种彻底立足于集体主义公里价值的奉献型信仰,它不否定个人功利价值,但更重视社会集体功利价值它最终的落脚点是实现全人类的发展进步和共同幸福,要求社会的个人要首先为他人的幸福和发展照相,要求先公后私,这是一折彻底的社会道义信仰,是完全为了社会进步全人类共同幸福的信仰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84]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61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63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05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547]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尹江霞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