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社会类
    发表日期:2016年6月1日 作者:任俊 李承芝 编辑:shphao 有1072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见义不为”的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见义不为”主要与个体的道德推脱、助人后的严重损失和助人的具体情境等有关。道德推脱使个体重新定义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使其伤害性看起来更小,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降低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

“见义不为”现象的出现可能有诸多原因。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见义不为”主要与个体的道德推脱、助人后的严重损失和助人的具体情境等有关。

道德推脱致使人们逃避见义勇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将道德推脱定义为个体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使其伤害性看起来更小,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降低对受害者痛苦的认同等。

通常,人们都有一定的道德行为标准,并自觉地要求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符合该内在标准。当个体无法通过自律使自己的行为与道德标准保持一致时,便会产生一种认知失调的紧张感,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为改变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个体往往会道德推脱。道德推脱主要通过三种相互关联的心理机制起作用。

一是认知重建,即个体通过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重新定义为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从而提高该行为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具体有以下三种方式: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把不道德行为说成是道德的;通过一些道德上委婉的、中立化的说法,使本来不道德的行为变得合理化;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与其他伤害性更大的行为进行比较,从而减轻和忽略自己行为的不良后果。

二是责任最小化,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理由,让自己相信在不道德行为中,自己的责任是极小甚至不存在的,从而认同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他们或将不道德行为说成是他人的责任,如领导或权威的命令,自己只是服从命令;或在群体情境中,把一些问题看成是大家共同的责任,通过将责任分散到集体成员中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忽视那些由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带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以避免产生内疚、羞愧等负性情绪。

三是非人性化和责备归因。非人性化是指将他人看成是智力低下的、能力不足的,甚至是没有尊严、不值得同情且可以任意践踏的,如一个盗窃犯被众人殴打,极少有人会去制止,可能大家认为盗窃犯不值得同情。责备归因则是个体通过强调受害人的错误而使自己免除责任的方式。当一个烂醉如泥的酒鬼躺在路边时,人们更可能会觉得酒鬼的处境完全是咎由自取,不愿提供帮助。

损失规避心理抑制见义勇为行为

《现代快报》曾在南京市民中针对“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的问题做过一项调查,发现63%的网友认为“应该”,但实际上,表示愿意出手相助的仅有7%。究其原因,有80%的网友选择了“不敢帮,怕惹麻烦”。人们在实施某种行为前,会对所花费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愿意实施该行为。

不幸的是,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因见义勇为而损失严重的案例频频进入公众的视野。在这些事件中,助人者付出了时间、金钱等成本,却几乎没有收益,更遭受了身体受伤、孤独无助、名誉受损、金钱索赔,甚至结束生命等严重损失。进一步地,人们在衡量损失和收益时,心理上往往对损失更为敏感,这种情况被称为损失规避。《现代快报》的调查结果中,绝大多数人“不敢帮,怕惹麻烦”,是由于参照那些见义勇为却损失严重的案例后,在衡量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对见义勇为所带来的利益严重损失的担忧。这些损失可能来自犯罪分子的伤害,也可能来自被救者的起诉,还可能来自国家法律的制裁。而损失规避的心理又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损失,从而导致人们想为而不敢为,抑制了见义勇为行为。

情境因素影响见义勇为

在具体情境中,一些人就算是没有道德推脱,并且行为收益大于成本,但仍有可能不会实施助人行为。这可能是因为受情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一,评价忧虑。心理学家鲍姆斯特等人发现,当旁观者觉得自己处在别人的注视当中时,就会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己。在具体的危难情境中,当周围人都保持沉默时,个体如果表现出助人行为就会担心被认为是爱出风头、为求回报等。同时,当人们去从事某种突发的、不可预料的甚至是超出常规的行为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也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当,从而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消极评价。这种心理也减少了助人行为的发生。

第二,情境的不明确性。如无法确定某种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时,旁观者可能不知道应如何行动,这常常影响到个体的助人行为。心理学家拉坦纳和达利在研究中发现,当房间中突然进入白烟时,如果被试单独在场,会有75%的人将情况报告给实验者;而如果被试和实验者的2 名助手一起,且实验者助手没有查看情况,则只有10%的人会报告。在个体不明确情境的情况下,实验者助手的沉默被认为情境是没有危险的。

第三,时间压力。当个人时间紧急时,往往更少帮助别人。达利等人曾要求一群神学院的学生从一幢楼走到另一幢楼,以便和某个人讨论《圣经》中的内容。实验者在途中安排了一个衣衫褴褛、不断咳嗽和自言自语的人。结果发现,被告知对方正在等待他们的那一组学生,只有10%的人提供了帮助,而被告知时间充裕的那一组学生,有63%的人提供了帮助。

此外,个体的助人行为还可能会受到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特点、求助者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温度、阳光、噪音等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见义不为”现象发生的原因包括多方面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呼吁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同时,更要给予见义勇为者更多的关爱与保护,不仅要给予那些见义勇为者充分的精神激励与赞扬,更要给予其充足的身心健康与物质安全保障。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7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3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任俊 李承芝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