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16年5月11日 作者:张译涵 编辑:shphao 有135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独处的心理学研究

现代社会中我们不断强调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而,人际联系和独处都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基本状态。相较而言,我们对于独处的关注就甚为缺乏。近些年来,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心理学家开始从关注消极的孤独感转向具有建设性独处的研究,独处研究正日益成为新的焦点。

独处的概念界定与类别

学界公认最早研究独处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Winnicott1958),其将独处能力视作评判个体情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独处研究在心理学界一直没有实质突破,甚至落后于哲学、文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起步阶段的独处研究在概念定义上就有不少分歧。

第一,视独处为一种存在状态。其定义独处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社交信息交换,其核心在于个体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没有人际信息与外界交换的状态。其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一部分研究者强调独处是指意识上的隔离状态,而不是物理空间上的隔离,例如Larson1990)认为是否独自一人并非独处的必要条件,身处人群中亦可独处。与之相对,也有主张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隔离的严格独处。牛津词典对独处的解释就认为独处首先是个体独自一人的客观状态。戴晓阳等则认为独处是个体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与他人无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客观状态。

第二,视独处为一种人格特质,强调独处是个体的一种稳定人格特征或行为倾向。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内在人格特征的独处同时也是一种存在状态,这并不与上述第一类定义互斥,仅表明不同研究者侧重点的差别。

不同性质的定义会对独处形式的具体判断、测量方式等造成影响。实际上,以往研究中有不少对独处的分类。Nicol在其博士论文中就专门编制了独处动机量表用于区分主动和被动两类独处。以往研究中独处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争议不断,未严格区分独处类别或是其根源之一。

独处的特点

独处发展的阶段性。独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个体在一生中的独处需求总体来说是逐渐增强的,独处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熟。Winnicott 认为婴儿已经开始出现独处需要,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晚期及之后。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的独处行为增多,独处能力也会趋向成熟。Larson等人的研究显示,以独处时间占清醒时间的比例为标准,儿童阶段的平均值是17%,青少年为26%,成年人则要比青少年显著增多。独处作为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是其人格发展和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途径。美国成年人平均花掉30%的清醒时间独处, 且该时间比例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特别是某些丧偶和离异者。

独处偏好的复杂性。Burger 将独处偏好作为人格变量并编制了独处偏好量表(PSS),探究了独处作为人格变量的稳定性和复杂性。陈晓(2012)在对该量表进行中文信效度检验时发现个体可能由于社交回避而独处,但此时独处价值因子与自尊水平正相关,与抑郁等消极体验不相关。相关实证研究中则发现独处偏好并不是单维结构。Nicol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编制了独处动机量表,分为自我决定型和非自我决定型两个分量表。其研究也表明自我决定的独处与人格发展,自我完善等积极目标有正相关,而对应的非自我决定型独处则与社交焦虑、人际回避等正相关。国内也有研究者重复Nicol 的研究,结论一致。这些研究为独处类型区分理论以及动机类别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独处发展的影响因素

年龄与成熟影响独处。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独处,独处能力亦逐渐成熟。Buchholz 认为独处作为一种发展性需求对个体成长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段在独处上的差异即本文在独处特点中阐述的阶段性特点。

依恋类型对独处的影响。个体的独处体验会受到其幼儿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具体来说,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容易获得积极的独处体验,焦虑性依恋者则更可能会有独处焦虑等消极体验,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更倾向于独自一人而非亲密的关系。

个体与社会文化差异对独处的影响。马斯洛曾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偏爱独处时光, 享受与人分隔的状态。较多研究也认为独处偏好这一人格维度是存在的。跨文化研究认为,美国人更倾向于将独处视为个体自我反省和接纳的机会,而在土耳其等较传统的文化中,对独处的看法则偏向于负面。但当前大部分独处研究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展开,虽有部分研究者提出个体主义文化比集体主义文化更鼓励独处的假设,但尚待进一步证实。

独处的功能与应用

当前研究趋向肯定独处的积极作用,并尝试将独处应用于心理治疗、家庭学校教育、创造力培养、网络管理等领域。心理治疗Winnicott 作为独处研究第一人,其所关注的正是独处作为心理治疗的潜在价值。研究发现,独处能为个体提供自我评价、自我康复和情绪更新的功能,并可以克服恐惧以促进再创造。与独处同个体的抑郁和身体症状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正相关。高独处偏好与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存在高度相关, 且常伴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独处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和成熟都有重要意义。目前虽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检验独处在心理治疗中的效果,但对内观禅修疗法与内观认知疗法的研究都表明了独处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关于内观禅修的干预研究则显示它能降低酒精、药物滥用,有助于成熟应对方式的形成。

教育管理。独处在儿童情绪调节、自我评价、认知发展、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均有帮助。研究指出,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对独处道德、反思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可以有效帮助儿童学会积极独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内开始借鉴美国部分学校的“心灵教育”模式,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校班级管理方式,其核心便是独处教育。研究表明,积极独处有助于高中生学习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对高考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大学生针对性地加强“慎独”自省等方法的训练,可促进其独处能力的发展,中等程度的独处可在心理健康、智力发展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有益的支持。

创造力培养。从理论上来说,创造性活动依赖于持续性的精力集中投入,独处恰好为创造性思维在修通这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了条件,研究人员对高创造性成就者的研究也表明了这类个体高独处偏好的特点。对创造性天才人物的专门研究发现,他们均能从主动选择的独处中获益。Olszewski-Kubilius(2000)还提出了成人创造性成就的预测模型,指出对独处的偏好是提高创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Hansell(1986)发现高内省的青少年花更多的时间独处并且更有可能参与艺术和文化有关的活动。

此外,研究者也正在积极将独处理论应用于其他具体的情境中。例如互联网情境下个体所遵从的特定道德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即独处道德。而在教师培训领域,作为专业需要的教师独处素养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国外心理学界的独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细分研究领域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国内心理学的独处研究则在90年代才起步,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量表修订等研究内容上,层面较浅。这一阶段的研究表现出很多哲学思辨的特点,研究方法和范式单一,缺乏严谨精确的实验研究,研究样本量过少等。综上所述,要推动独处的心理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将来的研究可以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合理论,侧重实证研究。思辨阶段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假设,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依据,由此导致的分歧已不能由理论探讨本身来解决。开创新的研究范式,丰富研究方法。当前独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法以及经验取样法(ESM),两者均属于相关范式的研究。而实验范式目前仅有极少数研究者采用,如Burger的独处偏好等待实验,国内研究则以问卷调查为主。

其次,开发适用于国内情境的独处测量工具。目前,国外应用较多的独处量表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后开发的量表,例如Larson1990)的独处能力量表,Burger(1995)的独处偏好量表,国内相关研究正是采用的上述二者修订的中文版量表。

最后,扩展研究对象,丰富样本类型。国内当前的独处研究对象绝大部分集中在学生群体,其中尤以大学生为主,又以探讨独处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的关系为主。有部分研究者已开始更多关注幼儿、成年女性、教师群体、精神病患者等,这将有助于独处研究的发展,但需要更多更持续的投入。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58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9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60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111]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57]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张译涵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