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底至今,炒股成为了新一轮的投资热点。中国股市沉寂了七年,股民们纷纷摩拳擦掌希望能在股市淘到金。上证综合指数自2014年11月份略高于2400点的水平上大涨并在今年六月份逼近5200点后一路暴跌于七月初的3300点。整个六月,不管是今年借机入市的新股民,还是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股民,都领略了股市的疯狂,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个月。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今年三月股市转暖后,手里七年前被套的股票解套并获利10%就出货了,之后眼睁睁看着该股一路大涨150%。而另一位朋友,六月份股票大跌的时候,自己眼睁睁看着手里的股票贬值,无论投资专家怎么督促她逢高减仓都难以割舍,因为心里总是抱着一点希望能反弹得更高,解套后再出,却也就此越跌越深大亏50%。可见,在股市中,人人怕风险、却也人人都是冒险家,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实质反映出的是在得和失时人们不同的心理效应。那么,人们到底是如何看待得失的,又是如何衡量得失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克服对得失的偏见理性决策呢?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请大家做一个实验。有两个选项:A.你一定能赚2000元;B.你有80%可能赚3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而这时,法国数学家Pascal如果有知,一定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B选项的期望值高于A,选择B才是理性决策。
1654年夏天,法国数学家Pascal和Fermat以书信方式讨论一个赌博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决策领域经典的期望价值理论。他们认为决策者关注的是待选选项所能产生的价值期望,期望越高,这个选项就会越具有吸引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基础。就前面的题目来说,因为3000×80%=2400,期望值要大于2000,因此决策者应该选择B选项才是理性的。可事实上,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无论是上述两位股民朋友,还是卡尼曼教授的被试,都似乎违背了“理性”原则来做决策。这说明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当处于收益状态也就是“得”时,通常信奉“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喜欢见好就收、落袋为安,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正如在股市中,投资者卖出获利的股票的意向要远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向,即使这与“对则持,错即改”的理性投资核心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在“得”的情境下人们的选择较为保守,不仅体现在涉及金钱的经济利益上,而且影响我们的就业、生活等诸多选择。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已经近10年了,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多次想要跳槽。可家人劝她,这份工作虽然钱不多,但不太辛苦、非常稳定,老了还有丰厚的退休金,千万不能辞掉。朋友就在这样的劝说下屡次放弃辞职的念头,留了下来。而与她同单位的一位同事,迫于经济压力,几年前就辞职创业,现在已经小有所成。我的堂弟,自大学毕业起就创业办公司,到现在公司已经有十几名员工了。可是他交女朋友却很不顺利,来自双职工家庭的女孩子们都觉得他虽然现在挣得比有公职的人多,可是未来却充满了太多不确定。
不论是为了辞职受到百般阻挠的朋友,还是情路坎坷的堂弟,他们经历的共同点都在于自己的职业或者是自己想找的女朋友处于“得”的情境中。朋友的工资不高,却是稳定的收入,辞职创业或者另谋生路虽然可能赚得更多、更能体现自我价值,却会面临可能失业、创业失败、职业发展还不如现在等有风险、不稳定的结果,哪怕出现这种风险的概率只有1%,人们也会为此纠结。堂弟喜欢的女孩,多在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收入、职业生涯非常稳定的单位,虽然堂弟挣得钱远远多于她们,可女孩的父母会认为堂弟职业的变动性大,有可能面临未来公司破产、失业等风险,因此不愿意让女儿和他在一起。可见,当生活状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时,人们宁愿要稳定的生活,也不愿冒哪怕一点损失的风险,即使冒险后人们可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两害相权取其“轻”
假如面对这样一个选择,你会选哪一个呢?
A.你一定会赔2000元;B.你有80%可能赔3000元,20%可能不赔钱。
卡尼曼教授的实验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愿意选择A来承受确定的损失,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赌一赌,选择B。这时,法国数学家Pascal又会跳出来说,选B是错的,因为(-3000)×80%=-2400,期望值要大于-2000元。因此,选择A才是正确的选择,B看上去有20%不损失的可能,是较“轻”的损失,可实际的期望值高于A。但现实就是这样,无论是卡尼曼教授的被试,还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处于损失情境时会宁可冒险博取小概率不损失的可能,也不愿接受确定的损失。正如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大量股民在高位套住后不愿意割肉出逃,而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以致越套越深。那么为什么人们在获益时觉得“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而在损失时却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呢?
在“得”时喜欢确定的选项,而在“失”时喜欢冒险的选项,说明人们对待“得”和“失”时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请读者朋友想一想,假如你今天丢了100元钱,又白捡了100元钱,这两者带来的快乐和痛苦能够相互抵消吗?卡尼曼教授发现,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要小于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正是得失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导致了人们在得失时决策的差异,也正是因为损失的时候人们感受到了比等量获得所带来的欢乐更大的痛苦,所以人们才会千方百计甚至宁愿冒风险失去更多来博取不损失的可能,这在心理学里,叫做“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也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使我们记住一个人好很难,而记住一个人坏却很容易。正如卡耐基所说,在人类交往中,一百个好之后有一个不好也会招致抱怨。如果有一次不愉快发生,多年的好友也可能反目成仇;但即使做许多有益的努力,已经结怨的人之间也很难化干戈为玉帛。这就是由于损失带来的痛苦大于获益带来的欢乐。
鲁迅与周作人这一对文豪兄弟之所以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据说也是因为一些家务琐事。由此来说,保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做一连串的好事,而在于控制不愉快的发生。
谁来决定“得”与“失”
我们已经知道,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完全的理性,同等大小的得失会引起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进而促使我们做出不同的决策。那么“得”“失”就是绝对的吗?
卡尼曼教授的研究发现,人们所感知到的“得”和“失”是依据计算某一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而来的,如果差额为正则为获得,如果差额为负则为损失。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卡尼曼教授请被试在如下问题中进行选择:A.其他同事一年挣6万元的情况下,你的年收入7万元;B.其他同事年收入为9万元的情况下,你一年有8万元进账。你会选哪一个呢?卡尼曼教授在调查中发现,虽然8万元比7万元更多,但大多数被试仍然选择了A选项。这正印证了美国作家门肯的话,“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连襟)一年多赚1000块,你就算是有钱人了。”在这里,我们面对两个选项的参照点是其他同事的收入。虽然A选项的绝对收入小于B选项,但选择A选项的被试会比同事多挣1万,而选择B选项的被试则比同事少挣1万。因此,A选项意味着获得,而B选项意味着损失。
参照点的设置能解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商场在打折时总喜欢在商品标签上标注原价,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参照点。一件2000元的衣服如果是原价,工薪阶层的你一定觉得价格不菲,但如果标出原价4000元,打了5折后2000元,你是不是感到更加物有所值了呢?又比如,医学研究者们发现,抑郁者的参照点比正常人要更高,也就是他们会将正常人认为是平常的事情看做是损失,也就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了。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名字叫做《不高兴和没头脑》,其中叫“不高兴”的小朋友对什么事情都要求这、要求那,整天看什么都不满意,不露一丝笑容。他就是参照点偏高人群的典型代表。
了解了参照点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借助调整自己的参照点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在物质生活上,如果我们想要过得更快乐一些,就要调整我们的参照点,与那些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相比,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好、很满足。可是,如果我们想在工作中、学习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向比自己强的人看齐,来激励自己更加奋发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