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5年6月28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白洁 编辑:shphao 有98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中的心理调适

能够准确、清晰、生动地表达是师范生的必备能力,也是将来从业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可是在口语表达训练中我们看到,学生常常会出现面红耳赤、表情木讷、手足无措、声音发颤、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等现象,这是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作怪。这就提示教师在受心理机制控制的口语活动中,心理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口语表达的成败,所以只有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才能打开口语表达成功的大门,因此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使之以正常和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1 学生常见的消极心理

1.1 胆怯

这是口语表达最大的敌人,有这种消极心理的学生害怕当众说话,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害怕别人的评价。重重的顾虑带来的后果是总希望把自己隐藏在角落里,没有表现的欲望,即使对某事有感,偶尔有想表达的冲动,也因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而错过机会。胆怯的学生由于思想负担较重,反而更容易出纰漏,而一旦出了差错又会使自己的情绪一落千丈,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1.2 紧张

心理学和生理学已经证明:人为的紧张也是控制人的思维活动的一种障碍。学生面对一对一的口语表达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在,可是当听众增加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时候,学生的紧张情绪就会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上升。面对无数双眼睛和许多陌生的面孔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孤独感”和“危机感”,尤其是平时很少有机会上台发言的学生,这种陌生感尤为强烈。

1.3 求胜心切

学生们希望把自己最优秀和靓丽的一面展现给同学,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有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过高要求自己,总期望完美无缺,一鸣惊人,这就等于在口语表达中人为地给自己制造了压力,增加了心理负担,反而会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这样的学生一旦失误,又往往不能正确地看待失败,使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1.4 自卑

我校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家庭环境、眼界见识、社会交往、普通话水平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学生容易出现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等心理缺陷,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不善于排解甚至放大消极体验,在口语表达训练中明显地缺乏勇气和积极性。

2 学生消极心理形成的原因

2.1 年龄因素

我校学生的入学年龄大约1 517岁之间,几乎全部为女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她们敏感、焦虑、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被人理解和认可,但又往往封闭自己,不愿意表现,尤其是女生还容易害羞,而学生的这些特点正与口语训练课的性质和特点背道而驰,从而增加了教师在口语课上调动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难度。

2.2 教育缺陷

我校学生是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大专层次师范院校。初中的语文重“读”和“写”,轻“听”和“说”应试教学模式,很少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所以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常常出现怕羞、胆怯、紧张,思维不活跃,语汇贫乏,反复罗嗦,词不达意,语病较多,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差等问题,语文教育失败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2.3 性格因素

学生的性格千差万别,总体上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二者在口语表达上差异显著。而内向型的学生不善言谈,不爱表现,一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与外向型的学生相比在口语表达上有着先天上的性格缺陷。

2.4 准备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学生应该懂得的道理,但是由于懒惰或缺少经验等原因,学生在口语表达前往往在心理上、内容上或熟练程度等方面准备不充分,致使上场后没有成竹在胸的把握,自然而然就会胆怯和紧张,进而造成口语表达上的失误。

3 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策略和方法

3.1 优化课堂氛围

在口语表达训练中,教师如果能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温馨的气氛,就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和加速,从而促进学生的内部语言转化为顺畅的外部语言。

(1)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学生虽然存在怕丢丑的心理,可是他们也想掌握一身本领和技能,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种上进心理,强调口语表达对一名师范生的特殊意义,让学生知道这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个事实:紧张是人类的通病,世界上9 0 %以上的人害怕当众说话,连著名的演讲家林肯也承认:在最初的几次演讲中,总是会有一阵阵畏惧袭上心头。所以“要想明天说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让学生懂得:口语表达中关键点不是说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以积极勇敢的心态来面对口语表达中的挑战。

(2)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理解和沟通是医治学生不良心理的一剂良药。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其次引导学生拥有一份平常心,正确地看待失败,不奢求一鸣惊人,只要尽力而为,脚踏实地;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一次次勇敢的登台,一点点灵感的闪光,一朵朵智慧的火花都给以衷心的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兴奋、进步的喜悦、认可的满足,让学生从教师赞许的目光、鼓舞的话语中感受到教师的情谊,以汲取投入口语表达训练的勇气。

(3)平等民主,关系和谐。

作为课堂引导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对学生及时肯定和鼓励的同时,对学生的失误也要明察秋毫。以小心呵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方式;在点评时,把握好语言的分寸和尺度;在指正问题时,注意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对于学生的不足,不急于求成,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开端,使学生不退缩、不沮丧,充满信心和勇气。总之,多表扬,少批评,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利于消除学生消极心理的训练环境。

(4)教授方法,适时调节。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控。比如在上台前做一个深呼吸,眺望一下远景,做一点运动,跟同学聊聊天等等,这是运用生理调控法来转移注意力;再如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强化自己的独特优势,运用心理暗示法:假设听众一无所知等等,这是运用心理调控法来夸大自己的优势,以减轻心理负担。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控制消极情绪的自觉性,来尽可能减少不良心理对学生口语表达形成的消极影响。

3.2 优化训练内容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够对口语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生成参与口语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淡化消极心理。因此教师要在训练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方法来消除学生消极心理。

(1)训练内容多种。

口语训练内容的安排力求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训练材料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从业要求;训练内容的确定由浅入深;训练目标的制定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使使劲摸得到,跳一跳够得着。训练过程循序渐进,由最基础的发音到情境活动,由一分钟说话到几分钟发言,由座位上说话到讲台上陈词,由背稿式朗诵到即兴演讲,由单纯模仿到创造性地表演,以此来诱发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兴趣。

(2)训练形式多样。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年级有梯度、有侧重地安排多种训练形式:一年级安排普通话、语音技巧、朗诵、态势语、讲故事训练;二年级安排儿童戏剧表演、演讲和辩论、即兴发言、教育教学性训练。同时教师要有创意地安排训练形式,力求新颖活泼,吸引学生,如训练朗诵时要帮助学生配乐,讲故事时要讲前设计体态语、儿童戏剧表演时带领学生制作背景、道具和音效等等。把竞争性和趣味性引进口语训练课堂,设计游戏性竞赛、分组赛、对抗赛、接力赛,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全方位评价体系,以调动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3)训练方法多变。

构建课内外结合的训练方法和体系,在学校建立推普角和推普专栏,成立广播站,组织口语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拓展口语训练的多种渠道;在班内成立互助小组,在不同年级中建立联谊班,用优秀带到一般,用老生带动新生,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小学和幼儿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教师的口语表达形成感性上的认识;组织全校或年级的讲故事、演讲、辩论、儿童戏剧表演等口语比赛或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以激发学生投入口语活动的积极性。

(4)训练手段灵活。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口语训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普通话的发音训练时,可以利用语音教室进行听说练习;在讲故事训练时,可以使用音像设备让学生听董浩或鞠萍姐姐讲故事的录音;在演讲和辩论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狮城舌战”大学生辩论会的现场录像;在教育教学性说话训练时,利用微型课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看图说话训练时,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实物引入课堂;在即兴发言训练时,运用多媒体再现形象、逼真的生活场景,总之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活动情境,用激活学生热情的方式来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我们坚信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条件地倾注关心和爱护,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在教师口语训练中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他们成为适合未来需要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白洁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