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5年4月22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王瑞锋 编辑:shphao 有97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技能训练水平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突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的转折期,健康良好的学习心理将对中职生的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还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依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

1 抓住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

中职生的年龄都在十五六岁,通常在接触到新鲜事物时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世界的观察、探索、思索和提问,是产生兴趣的源泉和动力。好奇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当中职生刚进入电力拖动实训室时,看什么都好奇。他们每见到一种电器元件,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学生入境。例如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技能训练中,当学生看到安装完整的控制线路板时,就会问“这是什么控制电路?它能控制电动机运转吗?”,这时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首先演示该控制线路板控制电动机运转的情况,然后告诉他们要想了解控制线路的具体作用,就应该先弄清楚每一个电器元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电动机的控制要求,用这些电器元件组成一定的控制线路,就能达到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目的。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技能训练情绪,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热情,让他们在好奇中学到新知识。

2 抓住畏惧心理,加强技能训练的安全教育

安全用电是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学生在进行电力拖动技能训练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到带电操作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很容易造成人身触电、损坏电气设备。而大多数中职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前大部分没有进行带电操作的情况,所以每次上课前,老师都要强调安全用电常识。再加上家长的教育“电很危险,不能随便乱动”的思想根深蒂固,让他们产生了畏惧心理。尤其是一些女学生表现更为突出。有一位女生在进行通电试车时,接好电源线后就是不敢合上电闸,只用一个手指头轻轻地碰了碰电源开关,好象真能被“电老虎”咬着似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要从操作规范入手,引导学生按照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明确用电程序,绝不允许不检查线路而直接通电试车,更不允许以电取乐,俗话说“电老虎”,谁惹它,它就咬谁,但是只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它也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这样学生就对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克服了对电的畏惧感,还懂得了安全用电。

3 抓住焦虑心理,培养技能训练的自信心

电力拖动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脆弱,当碰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时,往往打退堂鼓,表现出烦躁不安,消沉的情绪,失去了技能训练的自信心。记得有一位学生在参加技能比武活动时,在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排除时,由于紧张,误用万用表的“电压挡”当作“电阻挡”测量线路的通断情况,无论怎样测量万用表的指针就是不偏转,于是就灰心丧气,烦躁不安,呆呆的站了四十五分,结果一个故障也未排除。由此可见学生的焦虑心理对技能水平的发挥影响非常大。对于在技能训练中对于有学习焦虑的学生,教师应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中职学校的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首先要教育他们正确看待成败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其次,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准自己的优缺点。在发扬长处的同时,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对他们的表现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树立技能训练的自信心。

4 抓住浮躁心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技能训练方法

电力拖动技能训练有特定的工艺要求,比如板前明线布线要求布线应横平竖直,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不能反圈,不能露铜太长,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刚开始,学生的技能训练兴趣很高,都能愉快的完成训练任务。但时间一长,学生们就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坐不住了,听不进去了,操作也不规范了,对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总想找点捷径,快点完成任务。如何能让学生持久地进行训练,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例如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斗志,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技能在竞争中提高。还可以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在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追赶中提高技能训练水平。同时还可以将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水平。当然,学生在技能训练中还会出现其它的心理特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抓住学生的心理,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相信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王瑞锋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