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15年1月26日 编辑:shphao 有88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源检测研究综述

源检测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记忆源以及源检测概念以及相关研究,论述有关错误记忆理论模型。在综述大量实验证据基础上,指出源检测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源检测,源检测框架理论,模糊痕迹理论,错误信息效应

 

引言:

人不仅能够从记忆系统提取有关事实以及知识观点的记忆符号,同时还能够判断记忆符号的来源。源检测研究就是探讨记忆系统的这种能力。从1981年到现在,源检测研究仅几十年的历史,但已涉及到心理学许多领域、积累很多研究结果。

 

1源检测概念及相关研究

1.1源以及源检测概念

(source)概念与情境记忆联系较为密切,但又较情境记忆意义广泛。源意指记忆产生的种种特征,例如记忆事件的空间、时间、社会情境、感觉媒体和通道等等。

源检测(source monitorin )研究的重要假设是人们不但能从记忆系统直接提取特定记忆源的抽象靶子或者说符号,而且能评估激活的记忆,判断记忆的源。源检测意指对记忆、知识以及观点的来源进行判断的认知加工。简单来说源信息提取的认知过程,被称为源检测(source monitoring)

1.2 源检测认知加工所依赖的记忆特征

源检测的基础是与判断过程相联系的各种记忆特征,这些重要的特征是知觉信息(例如,声音、颜色等)、情境信息(例如,空间、时间)、语义细节、情感信息和认知操作码。不同的记忆源其记忆特征各不相同,例如,与想象事件相比较,知觉事件的记忆包含比较多的知觉、时间空间、语义以及情感信息和比较少的认知操作方面的信息。JohnsonRaye认为,外部事物的编码表征具有丰富的知觉信息和背景信息,而内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则应当包含许多有关用于编码此事件的认识操作的信息。因此,他们认为,如果一件事情有大量知觉背景信息而认知操作信息很少,就比较容易被判断为外部信息,反之亦然。另外,源判断也以记忆特征与激活特定源的模式匹配情况为基础,例如,如果一个陈述记忆的听觉特征与你所了解的某个人的声音相匹配,你会说这个陈述是这个人讲的。

1.3 源检测的判断过程

源检测的判断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称相对“自动化”的过程,另一类称较多“控制”的过程。前者比较快并且相对来说不要细心考虑,它以激活记忆的本质特征为基础(例如,知觉细节的质和量);后者包含较多的策略加工,相对说比较慢而且要细心考虑。Chaiken等又称前者为启发式加工,后者为有系统性加工。

源检测判断的典型加工是启发式加工,系统性加工相对较慢且易受干扰,一般很少被采用。两种加工在源检测判断过程中往往会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共同完成源检测任务。例如在缺乏感觉细节情况下,启发式加工可能会受到阻碍,有意识运用一般知识和信念进行条理化加工可能被接受。

1.4 源检测的完整性

某一记忆的源包含多个方面,源判断的正确可分不同的程度。例如,你可能记住某人何时何地告诉你的一件事;你也有可能记住某人告诉过你的一件事而不知何时或者何地或者何种方式告诉你的;你还有可能记得有人最近告诉过你某件事但对此人没有印象了。当你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而不知何时何地遇到过此人时,你甚至对源信息一无所知。

1.5 影响源检测的因素

影响检测的因素包括影响源信息特征编码的因素和影响源判断过程的因素。源检测依赖可能激活的记忆信息,它的基础是记忆系统所登记的起始事件的信息类型,这些记忆记录是起始经验的知觉和反映过程的产物。信息获取过程中,任何有碍于知觉和反映过程的因素都将影响相关源信息的编码,例如紧张和分散注意。在源判断过程中,干扰回忆的情景(如学习和检测内容的差异)或时间压力、严格要求下的紧张、分心任务、饮酒等都会降低人的反映能力以及相关的组织过程。除此之外激活的记忆编码中的源信息特征的类型和数量;源信息之间的相似性都会影响源检测。

2.源记忆相关理论模型

2.1 源检测框架理论

源检测理论由Johnson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现实性检测理论发展而来。按照源检测框架理论的观点,“源”是指记忆的来源,有内源和外源之分。内源指记忆的事件是个体内部产生的,例如通过想象、思考或推理等体验过的事件;外源指记忆的内容来源于个体外部世界,例如信息获得的时间、地点、感觉通道、是何人所为等。源检测即判断记忆的来源,根据以上定义,有三类源检测:外源检测,内源检测和内-外源检测。外源检测指对外部产生的事件来源的区别,例如判断一件事是A做的还是B做的就属于外源检测;内源检测是指对内部产生的事件来源的区别,例如判断一件事是自己想过的还是自己说过的就属于内源检测;内-外源检测又叫现实性检测,是指对外部真实发生的事件和个体内部的心理体验的区别,例如一件事是自己想象的还是真正发生过的。这些分类可以丰富人们对源检测心理机制的认识。

2.2 模糊痕迹理论

模糊痕迹理论。该理论用字是由 Brainerd Reyna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把信息分为两种成分进行编码和存储。一种是字面形式(细节性表征),代表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例如:声音、视觉等其他外显刺激表象形式:另一种是要旨(gist 概括性表征),代表刺激的意义,即对事件解释的储存。当人们记忆某一事件时,这两种编码是并行的。两种表征可以同时生成,无须相互依赖。但是人们常常能回忆事件的要旨,而不能回忆表层信息。细节性表征会比概括性表征遗忘得更快。这两种表征是再认判断的基础: 对学习过项目的正确再认很大程度上是由字面表征驱动的,而当被试基于要点表征进行再认判断时就会经常发生错误记忆。

2.3 错误信息效应

所谓“错误信息效应”,指的是事件后误导信息可以降低被试有关原始事件的一系列记忆测试的成绩。有时候,错误的事件后误导信息可能会以一种隐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被试。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接受到错误信息的暗示;而事实上,被试关于原始事件的记忆已经因为受到这些错误暗示信息的干扰而被削弱。心理学家对于儿童与成人进行过各种各样类似的实验,就“错误信息效应”本身取得较为一致的观点,但是关于导致“错误信息效应”的机制却争论倍出。

Loftus最初提出“错误信息效应”源于“记忆削弱”。该假设认为事件后误导信息要么和记忆中的原始事件信息相混合,要么“改写”或“替代”原始事件的记忆,从而导致原始事件记忆发生改变,或者被完全擦除,导致不可挽回的记忆损失[6]。与记忆削弱假设密切相关的是“记忆痕迹”的概念。所谓记忆痕迹,指的是记忆编码时认知加工活动产生的一系列关于事件的组合特性。主体在对事件进行编码时,会执行一系列的模式识别与解释分析。模式识别过程将事件的特性(:形状、轮廓、差异对比、大小等)进行抽象,而解释分析过程则负责给该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 :给事件命名、为事件赋予一定的情绪体验等。上述这些活动的综合记录就形成了记忆痕迹。由于这些表征原始事件的组合特性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松散或解体,这就使事件后的暗示信息被收编成为原始信息的一部分,或与原始信息并存形成两者竞争成为可能。由此,很多支持“记忆痕迹”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主体的记忆受到暗示信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情况取决于原始记忆痕迹的强度,也即:如果关于事件的原始记忆痕迹很弱,那么事件的组合特性就特别容易发生解体、与暗示信息融合或被暗示信息完全擦除的情况。相反,如果事件的特性使得主体具有很强的原始记忆痕迹,那么这种记忆痕迹往往更容易抵御外界暗示信息的入侵。

3 源检测的应用研究

3.1 源检测记忆错觉的研究

3.1.1 三种源检测错觉类型

源检测错觉探讨了三种类型的记忆错觉:真实性检测错觉、内源检测错觉和外源检测错觉。尤其是真实性检测和外源检测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真实性检测即内外源检测,主要涉及人们判断记忆来自真实的知觉还是自身的想象、思考、梦或幻想。Johnson等认为,当人们混淆信息的来源,错误地将自身反应性信息归因于知觉或是将知觉归因于自身的想象时,就会导致真实性检测的失败。大量真实性检测研究表明,想象对产生错误的记忆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尽管有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被试依旧把想象的事情确定为发生过。一般来说,想象事件有更多的认知操作性特征,而真实事件具有更多的感觉信息、时间地点信息、上下文信息及语义信息等。Johnson等认为,想象中的认知操作使知觉细节更为清晰,从而更容易导致认为事情真实发生过,这表明,形象的知觉信息在源检测中有较大的权重。大量研究表明,内外源之间和外外源之间的知觉相似性和语义相似性可以使信源混淆增加。例如事后误导信息效应揭示了人们倾向把事后误导的信息的细节错误地报告为目击事件的细节。信源检测框架理论认为人们犯此类错误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把事后的信息归结于目击的事件。LindsayJohnson发现事后信息与目击事件越相似,源检测错误的可能性越大。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在三种源检测错觉中的表现不同。例如,Hashtroudi等人研究表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被试内源检测和外源检测较差,但真实检测并不差;Havay研究发现,思维失调的躁狂者,内源检测没有困难,但外源检测受到损伤。研究者认为,这些有选择性的缺失并不意味着不同的源检测任务包括了完全不同的记忆特征或判断过程,而是不同的源检测任务可能对记忆特征利用的权重不同(如认知操作在区别内外源和区别外源上有更重要作用)。源检测任务中错觉表现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记忆,因为不同的源检测错觉反映了被试在编码,激活或正确权重上存在不同的缺陷。

3.2 目击证人的源检测研究

对目击证人的暗示感受性研究是源检测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在法庭见证的情况下,对源检测的准确性有最高的要求,但同时,检测过程也会受到最多的外界相关因素干扰。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格外的重要,也为源检测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很多研究表明,事后的暗示很可能会被目击者当成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报告,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研究者的工作在于更好的描绘源归因错误可能发生的情境,并且澄清在目击作证情境下可能增加或减少这种错误的因素。

在实验室研究中,被试通常会先“目击”一个事件,如观看一段犯罪的录像。然后,被试会得到一些事后的描述,或者被提问刚才看到的内容。在这个阶段,被试会得到一些误导的暗示。在最后的测验阶段,主试明确地指出事后描述或提问时出现的信息并没有在原来的录像中发生,然后要求被试对暗示信息进行源判断。结果发现,被试常常倾向于把事后呈现的信息归因于最初目击到的事件。

这样的实验室研究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虽然原始事件和事后信息必须有足够的区分度,但它们的背景信息几乎是一样的。知觉和语义信息的接近会使源检测更加困难,诱发更多的错误;而现实中的情境不会像实验室条件那样受严格控制,因此,这些结果是否证明现实生活特别在司法见证中源检测错误也会发生并不确定,可能只是实验室条件诱发了这一现象。针对这样的批评, MitchellZaragoza减少了目击事件和事后询问内容的重叠,降低了两个记忆源的相似性,但这一变化并没有显著提高被试拒绝暗示信息的能力。研究者认为,被试在接受事后询问时需要回想目击事件的内容,同时可能会对被暗示的情境进行想象。这样的过程可能使被暗示的内容获得目击事件的一些特征,增加两个事件功能上的相似性。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虽然被试常常能够指出他们在事后的询问或叙述中遇到过那些暗示信息,他们仍然很自信地声称在目击事件中确实目睹了这些内容。有时候,在要求被试形成错误信息的会话中他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信息是编造的,但在随后的测试中又会认为那些信息是目击事件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真实性检测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存在,即被试在第一时间内想象了一个事件,而在随后的第二时间内就相信他们确实见过那样的事件,可能是因为有关认知操作的信息随着时间衰退,而其他信息变得更为显著,使被试将内源性事件误认为是外源性事件。这样的证据支持SMF理论关于不存在专门“记忆源”信息的假设,支持记忆是由语义、知觉、认知操作等特征组成的集合体,而这些特征的可获得性、有效性都会随着时间改变。

源检测准确性的发展研究是这一领域越来越活跃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可以完全排除源检测错误,但儿童在目击情境下的源检测能力存在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对老年人的研究存在分歧,尽管他们在目击情境下的成绩肯定要比青年人差,但老人和儿童的比较在不同研究中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的证明。

3.3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病人是源检测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另一大领域。研究者认为,基本源检测能力的受损是一些精神病性体验的来源。在Fith的精神病模型中,被外界控制的感觉和一些幻觉症状是由于病人无法正确检测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想法,而妄想病人则无法检测他人的意图。已有研究证明,在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acute phase),病人在对自己产生的和研究者产生的项目进行区分的任务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在真实性检验中,精神分裂症病人更倾向于做外部归因。正是这种把内部产生的信息归因于外部信息源的倾向造成了精神分裂症的一些阳性症状,如幻觉和一些错觉。

Brebion等对有幻觉、妄想和思维分裂症状的病人的源检测能力分别进行了测查,并对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幻觉症状分数越高,被试的错误再认率越高,并且更多地把自己产生的项目错误归因于其他记忆源。幻觉和妄想病人比其他病人更容易决断口头报告过的项目曾经以图片形式出现,显示了真实性检测能力的受损。思维分裂症状的病人在源检测能力上并没有类似的受损。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常发生言语交流障碍,无法正确地传达意义。

在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范式中,实验者需要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可理解的条件上设计实验材料,问题必须简单直接。在Henquet等的研究中,实验材料由24个简单问题组成,内容涉及个人史和个人意见,如“你在哪里出生”、“你最喜欢吃什么”。问题在电脑屏幕上用专门设计的程序呈现。源检测任务中,一半的trial中单个问题在屏幕上中央呈现,一半的trial中两个问题在屏幕上下同时呈现。问题呈现之后,给被试一些时间准备答案,准备好之后按键反应,然后屏幕上出现提示语:在单问题trial,提示语为“回答问题”;在双问题trial,提示语指示被试“回答上面的问题”或者“回答下面的问题”。因此,24个问题中,16个是被口头回答了的,剩下的8个只是在心里准备了答案,但没有口头报告。问题全部呈现完毕之后是一个5 min的填充任务,然后被试被要求做一个再认测验,这在实验开始时是没有告知被试的。测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要求被试再认问题,测查任务记忆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被试指出对再认的问题是进行了口头回答还是只是在脑子里准备了答案,测查任务源检测方面的内容。此外,研究者还对被试的智力水平和选择性注意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精神分裂特质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区分目标和干扰项的能力低于控制组,也更倾向于把想象中的问题回答报告为口头回答过,但在综合所有表现之后,研究者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反应偏差,只是病人在记忆任务上的成绩低于控制组。回归分析显示,被试源区分成绩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与选择性注意能力显著负相关,但与精神分裂特质量表的成绩并没有关系,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相关。

Seal等对幻听病人进行了上面类似的研究,同样发现,在控制了IQ成绩和言语记忆成绩之后,幻听病人和控制组在内部源检测成绩和真实性检测成绩上都没有组间差异。

Vinogradeov等对IQ和精神分裂病人源检测错误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他同样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组中IQ成绩与内部产生项目源判断错误相关,但与新项目源判断能力的损伤没有相关关系。但在智商为95~11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虽然他们的内源性检测成绩仍然低于控制组,IQ与源检测错误已经不存在相关。这样的结果暗示,尽管智商水平对病人源分辨能力有影响,但它们的关系并不那么明确。

3.4 源检测的神经机制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利用fMRIERP对源检测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证实了前额叶、颞叶与间脑的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证,其中包括前扣带回在记忆源检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3.4.1 前额叶

大量研究表明,前额叶功能损伤可以产生源检测缺失。前额叶病人可以回忆或再认一般的信息,然而时间序列记忆显示出缺损。如Korsakoff病人对源检测时间判断的能力和项目再认或线索回忆的能力显著不成比例,他们在对前额叶病理学敏感的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和Benton语言流畅测验中的成绩显著差,并且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扫描也显示病人的前额叶受到损伤。相似的,其它前额叶损伤病人群,如帕金森症病人和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也显示源检测时间判断缺失。生理学和行为研究的证据表明,前额叶皮层尤其对年龄效应敏感,McintyreCraik认为,这也为老年被试源记忆缺失可能与前额叶功能机能障碍有关提供了依据。总之,对遗忘症病人,老年人和脑机能损伤病人的研究表明,前额叶在源检测加工中有重要作用。

SMF理论认为,情景记忆提取可以是启发式的(快速,容易)也可以是系统式的(更精细,控制性的,基于特殊特征的)。近来脑成像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在提取和评估过程中起媒介作用。Nolde,JohnsonRaye发现,在相对困难的(系统化)记忆任务中容易发生双半球前额叶皮层激活,而在相对容易的(启发式)记忆任务中容易只发生右半球前额叶皮层的激活。

3.4.2 颞叶和间脑

有些研究者认为,中部颞叶和间脑的机能紊乱是源记忆缺失问题的根本。按照这种观点,顺行性遗忘的内容性记忆损伤相对于更基础的源记忆损伤来说是次要的。原因是内容不再提供有效的回忆线索。这种观点认为,认知加工对源记忆起作用,上下文信息对内容记忆起作用。例如,提高项目的组织性将促使被试正确将项目归于序列。但是,有些人认为,与颞叶,间脑机能障碍有关的记忆损失,并不包括源记忆缺失,而是另外还有前额叶功能损伤的结果。按照这种观点,内容性记忆是颞叶、间脑区域的功能,源记忆是前额叶区域的功能。

现在更多的人认为,尽管前额叶对源记忆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对内容性记忆也有重要作用,相似,尽管颞叶和间脑在内容性记忆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对源记忆也有重要作用。考虑到源记忆和内容性记忆加工重叠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源记忆损伤的病人将显示内容性记忆损伤,反之也一样。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如果进行多次更反映组织化加工的自由回忆试验,就比只使用一次自由回忆试验,在线索回忆或再认上会显示出更多的内容性回忆缺失。而遗忘症病人,即使没有严重的前额叶损伤,在相同的获得或检验条件下,他们也会产生较差的源记忆。这些反映了前额叶和颞叶在内容性记忆和源记忆中都发挥着作用。颞叶和间脑区域通过对再激活的记忆记录的加工,发现记忆特征(如知觉的和空间的细节),前额叶在记忆任务中主要是发现事件之间的关系、策略性提取,设置标准等。所有这些加工对内容性记忆和源记忆都是重要的。

3.4.3 前扣带皮层

有人提出,前扣带皮层在认知的执行性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错误探测,分心,冲突,和词产生任务等不同任务激活不同的脑区,但是都激活了扣带皮层。但是前扣带皮层对源检测的具体影响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总之,基于与源有关的记忆特征的加工及源检测过程的复杂性,不可能只有单独一个脑区在源记忆中发挥作用,这已成为共识。

源检测已经成为记忆研究领域的基本范式,尤其在对目击证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应用性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研究者利用fMRIERP对源检测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证实了颞叶、间脑与前额叶的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证,其中包括前扣带回在记忆源检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4 源检验研究的意义

首先,源检测研究不仅涉及到对事件特征的编码,也涉及到对事件特征的提取,还涉及有关的脑机制。源检测研究将为了解人类记忆提供了更多新的认识。

另外,源检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记忆的心理和生理机制,更为教学、临床和司法见证等实践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