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15日 编辑:shphao 有202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网络心理调研

大学生网络心理包含多方面内容,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站心理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量新事物、新思潮涌现出来,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网络新媒体传播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开展网络心理互助的策略。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理论概述

心理互助被认为是自我调节之外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模式不仅有合理的理论支撑、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具有一定优势的网络平台,而且有一定的实践探索基础。

1.朋辈心理学

朋辈心理学认为,青年心理具有相似性和群体性。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里,具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关注相同的问题,因此具有相同的心理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交流与相互理解,产生信赖关系,能够在心理问题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因而,向同龄伙伴述说是继自我调节之后最为常见的求助方式。在实践中以朋辈心理辅导辅助专业心理咨询,能够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2.其他相关理论

管理学中的沟通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消息的交流,而且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方面的交流,并且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学校教育要为受教育者创造愉悦的环境,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促进个人发展;系统论中的相关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和影响。

3.社会性网络理论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M Networking Services)把日常生活和互联网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构建社会性网络(或社会网络)。社会性网络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包含强链接、中链接和弱链接,而六度分隔理论则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网络形成的可行性。

4.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最多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由此可见,社会网络中普遍存在弱链接,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寻求心理求助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微博客、BBS、问答、即时通讯等方式获取他人的帮助或者相应的知识解答。

二、新媒体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呈现出对等性、私密性、多元性、聚合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这为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自助互助提供了契机和优势。

1.对等性

对等性作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简称P2P)最主要的特征,既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性,又为当代大学生渴望实现平等对话提供了条件。所谓对等网络指的是网络中没有专用服务器,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既可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的网络工作模式。大学生作为一个逐渐成熟、崇尚个性的群体,对平等对话有着强烈的向往。基于P2P技术的即时通讯、文件传输分享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为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2.私密性

只有在互联网这一相对私密的虚拟空间中,不分性别、年龄、职业(专业)、社会地位,平等对话才可能真正实现。互联网所具有的相对私密性可以使求助者在第一现场匿去自己的真实身份,毫无顾虑地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心声,放松自己的情绪。正因为这一私密性,一个出于自尊等各种原因不愿意直接面对心理咨询人员的求助者才敢于向陌生的网络世界求助,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成长。

3.多元性

互联网世界的多元特征投射出现实社会的多样性诉求和多元化发展。作为思想活跃、追求个性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世界乃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方面的多元化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必然结果。对热门问题和热门回复进行置顶或推荐,则能使网民高效率地找到更具普遍性的问题及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求助者还是施助者都能够从这多元的网络互动世界中获得丰富的心理知识。

4.聚合性

据“二八”理论,人类80%的知识主要通过非正式学习途径获得。据调查显示,网络是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主渠道之一。而新媒体应用中所采用的聚合技术(mashup)能够将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互联网资源按照心理知识学习者、求助者的需求进行分类,为其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这种自助式的非正式学习更符合碎片化阅读时代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口味,也比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更具优势。

5.交互性

网络新媒体不仅仅使“人一机”对话更具人性化,而且更加注重“人一人”对话的交互体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由于这一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的交互行为,信息可以得到快速分享或收集,同类人群、地缘I 近人群能够产生对话,这样就使得传统的人际交往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延伸和拓展。在正确引导下,通过Web20模式的交互网络平台(SNS网站、微博、博客、即时通讯等),能够帮助其找到“知音”,从而敞开心灵与外界沟通,在分享过程中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的策略

近年来,已有研究者提出在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构建了“在互助中自助,在自助中成长”的网络心理互助模式。

1.因势利导,提升大学生心理互助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类信息的能力,它已成为信息社会现代公民素质的一部分。网络新媒体进一步拓展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已经为大学生普遍接受并运用,但其用于学校心理互助尚不多见。因而,学校应把握时机,利用大学生追新求异、上手快等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其正确使用新媒体。

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时,由辅导员等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提升方面的入学教育,使新生人校时即了解学校所开设的网络渠道,同时进行简单的网络心理互助自助教育培训。对于尚处适应期、渴望得到关爱的新生而言,网络中的心理互助平台将成为其解开心灵困惑的贴心朋友。这一方式同时也能迅速扩大校园心理互助网络平台的影响力。此外,心理辅导机构和辅导员可在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利用新学期开学教育、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等开展专题活动,引导大学生科学、正确地使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心理互助和自助,并使其及时关注学校心理互助微博等相关平台。多途径、多渠道的教育引导,对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求助者将起到积极的救助作用。

2.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辅导队伍

学校要在网络心理互助中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辅导队伍。一方面,要构建由心理教育机构的辅导教师、心理学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组成的网络心理辅导队伍,并对队伍成员进行网络使用、网络语言运用、心理互助引导等方面的培训,为网络心理互助提供权威、专业的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舆情的正面引导,消解心理舆情的负面影响。此外,网络心理队伍应分成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显性部分由心理机构、知名专家和部分教师等构成,以满足大学生心理求助者对权威、透明信息的需要;而隐性部分则由部分教师和心理互助学生队伍等组成,在网络中模糊自身的心理领域角色,而以贴近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互动,以满足部分对心理问题较为敏感、不愿直面的大学生的需求。

3.构建网络心理互助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其交互性、聚合性等优势,网络心理工作就难以体现其优势。因而,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应形成一定的网络社区文化气候。

构建网络心理互助社区,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应对网络中的心理互助信息。首先要整合校园网络主流媒体的宣传渗透力,充分发挥现有心理互助平台的权威、专业作用,开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主导平台的心理互助空间,强化其间的心理“把关人”意识。其次要借助骨干学生的辐射力,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骨干在网络心理互助中的朋辈教育优势,形成微博、微信群(),形成网络心理互助的朋辈引导氛围。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