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 学生考试心理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3 23:41:13  文章录入:朽木樱夜  责任编辑:朽木樱夜

焦虑不同于一般的广泛性焦虑,它有明确的焦虑对象。认知、评价活动在产

生焦虑的过程中扮泻了重要角色。因此,对于考试焦虑,认知矫正是一条重

要的辅导途径。根据一种认知的情绪理论(Lazarus,1968),从情境事件的

刺激到产生特定情绪反应,中间存在两级评价过程,“初级评价”是个体判

断所面临的事件是否存在压力或威胁,“次级评价”是在初级评价得出“存

在威胁”的结论后,个体衡量自己有多少可选择的反应方式,以及自己有多

少资源(能力、努力、其它条件)可用来应付压力和威胁。这些评价是决定

情绪反应的重要的中间变量。既然如此,就应该设想可以通过影响这些评价

过程(尤其是次级评价过程)来控制学生的焦虑反应。这一思想也和当代心

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流派——理性一情绪疗法(RET)的思想完全一致。

第二,鉴于当前中学生中有考试焦虑的人数比例较大,而各学校能进行

专门辅导的教师又极少,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因此,对

考试焦虑的辅导应该以团体辅导为侧重点。而且,这种团体辅导可以考虑采

取录像、录音等方式,以解决学校缺乏专门辅导教师的问题。

第三,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有较好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可以编写自

助辅导读物,让学生对照读物上介绍的方法,自己进行认知和行为矫正。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对中学生考试焦虑可采取认知和行为相结合,

团体、个别和自助相结合的辅导途径。这是比较适合当前我国中学实际的辅

导对策。

2.认知矫正

 

 

认知矫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学生对考

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

制感。因为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事件的可控制预期会有

效地减轻焦虑反应。我们向学生推荐了一套包含四个步骤的自助性认知矫正

程序。

步骤一:检查自己的担忧。要求学生对自己有关考试的担忧进行检查。

指示如下做法:

第一,把你想起的一切担忧写出来,不要去分析,不要想这些担忧好不

好,也不要怕重复。

第二,整理已写下的担忧,去掉重复的项目,把各条担忧比较一下,把

实质相同的合并起来。

第三,按担忧程度的大小依次排列各项目。

步骤二:对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学生对考试的担忧大都具有两面性,

既有现实、合理的一面,也有不现实、不合理的一面;或者从一个角度看是

合理的,从另一角度看又是不合理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代认知

疗法对非理性认知的一些研究,侧重要求学生寻找担忧中是否包含以下几种

认知错误:

第一,无事实根据的推论。学生经常在没有根据或根据不足的情况下就

对一件事草率下结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