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           ★★★
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应用心理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7:04:39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1)

  --------------------------------------------------------------------------------

  当病人谈到与另一个人的不愉快交往时,治疗师应该如何反应?通常治疗师会深入探察交往的情境,并试图帮助病人理解他(她)在交往中的角色,寻找可能的其他行为选择,探询无意识的动机,猜测另一个人的动机,寻找相似的模式(即病人在过去所创造出来的相似情境)等。这种策略虽然经受了时间考验一直被使用,却有着一些局限:整个工作倾向于过度理性化,而且整个工作通常建立在病人所提供的不准确信息基础之上。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如果能够找到的话,整个工作就会更加准确和及时。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个咨询师难于使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是因为:
  1、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在咨询中只能听到“公”的理,或只能听到“婆”的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你没有机会“兼听”。

  2、当我们“讲理”的时候,我们的“讲”与求助者的“感受”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他叙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时。因此,通常的结果是,他会同意你的“理”,但他不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因为改变是浅层次的。


  所以大师说: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
  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

  等着看一些精彩的案例吧。:)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