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父亲的12个障碍(8)
父亲的12个障碍(7)
父亲的12个障碍(6)
:父亲的12个障碍(5)
父亲的12个障碍(3)
父亲的12个障碍(2)
父亲的12个障碍(1)
一、 移除成长的障碍
第十章    身心障碍
  父亲的12个障碍(4)           ★★★
第8节:第1章:父亲的12个障碍(4)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应用心理 >> 正文
作者:汉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8 19:50:00
 
不要强求孩子的气质和你的一致

  "我的儿子一点也不像我,他难道不是我生的吗?"你大声质疑。"我和女儿究竟有哪些相似之处?"你问你自己。父亲们往往要面对一些兴趣爱好看起来和他们大相径庭的孩子。当那些热衷于体育运动的父亲们发现他们的儿子爱好音乐、电脑而不喜欢艰苦且极具竞争性的世界性运动项目时,他们会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

  但是,在这种情形下,你也能够寻觅到一种与之沟通协调并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你们没有"共同基础",你也一定要抓住机会拓宽视野,减少和孩子的疏远感,你必须融入他的兴趣圈。如果孩子感觉到你是真的感兴趣,那么他将十分乐意同你一起进行这项你们彼此都感兴趣的活动。你和孩子的气质迥然相异,这一事实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提供给你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舞台已经为你准备好,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尽情丰富你的自我认识,尽情展现那些你以前忽略了的或未必发现过的自我。

  你有一个难以相处的孩子

  你和难以相处的孩子相处时,会感到十分费劲。他们带给你的不是愉悦,而是紧张和沮丧。他们带给你的不是快乐,而是使你产生这样一个愿望:要是你有一个和他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就好了。你发现自己经常对他很苛刻,你认为他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你想逃避这种痛苦且毫无报偿的交往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在我有孩子以前,我以为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来的发展趋向。但是,在我的二女儿降生以后,尤其当我发现二女儿的气质和大女儿迥然不同时,我开始十分重视独一无二的基因蓝图对个人的决定性影响。你别无选择。不管你是一位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给人感觉始终如一或者有耐心的父亲,在和你相处时总会有一些孩子比另一些孩子让你更加感到棘手和苦恼,使你承受更大的压力,使你的性情更加善变--总而言之,更加难以相处。或者换另外一种好听的说法:比和其他的孩子相处更具有挑战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些更难相处的孩子才最需要你。他倾听你时不时的批评,他注视你发怒的样子。当你认为他如何如何不好的时候,他会感到十分害怕,因为他极度需要你的关爱,他极其渴望你能告诉他: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怀疑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把他当作坏孩子。他需要你的鼓励,他需要你信任他,他需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他希望你不要放弃他。总而言之,他需要你去爱他。

  面对一个难以相处的孩子,你怎样才能不让自己失去耐心呢?你的孩子如此跋扈是因为他的内心脆弱无力,你的孩子如此捣乱是因为他的内心有恐惧而失去了控制。你的孩子偏偏要做那些你明令禁止的事情是因为他感到活得索然寡味,他期望你不要管他。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褒扬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并不招人喜欢。

  "但是,我已经把我的爱和关心给了他",你坚持道,"为什么他仍然感到如此缺乏安全感呢?"请记住,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会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些独特的癖好。因此,缺乏安全感可能会伴随他一生。但是,你能够减轻他的心理负担,你可以阻止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毁掉他。

  你可以帮助你的孩子,使他们的自我感觉更好一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具有实力和潜在影响力来做到这一点。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比你的这个难以相处的孩子能更好地教会你怎样才能更有耐心和更有自我牺牲精神。在教养一个难相处的孩子的过程中,你所培养出来的耐心、自我控制力以及慷慨无私的品性将同样有助于你更好地同那些最令人棘手的和烦恼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是你在生活中不可避免要碰到的。

  你感到有财政压力

  你的孩子降生以后,做一名父亲和抚养者的责任感排山倒海般地压在你身上。一些男人几乎因此产生了恐慌感,他们想逃离、躲避这一切。使事情更糟糕的是,也许你的妻子因此停止了工作或者大量削减了工作时间。尽管你希望她能够在家照料你们的小宝宝,但是她的收入的减少却加重了你肩上的担子。令人左右为难的是,一方面你也觉得应该把你的一些注意力转移到小宝宝身上;另一方面,你又深刻感受到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增加工作时间的压力。况且,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当他们长到最需要你的年龄时,你已经步入了三四十岁的年龄,即你的"事业全盛期"。在这一时期,为了获得晋升某一职位的机会你感到必须对事业倾注自己全部的努力。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