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理论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16:30  |
|
价值的条件化最常见的例子是:“实现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配为人”,“挣钱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不能挣到很多的钱,我就是失败者”等等。这种价值的条件化不仅仅是把一个人应怎样做人的评价内化了,而且当一个人没能做到他认为应该做到的情况时,把别人怎样看待他自己的外部评价内化了。罗杰斯认为对许多个体来说,他们作出大量的内投射的评价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他们固守着这一点却很少对其进行考察或试验。就这样,他们不仅脱离了自己的体验,而且对自我的评价也是很低的。更进一步来看,价值的条件作用的内化,会起降低人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会产生“自我压抑”。
(二)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
以人为中心或来访者中心治疗不是要在寻找来访者是怎样变得以现在这种方式行事上下功夫,而是要询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保持了现在的这种行为,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真正的需要的。了解失调的行为和知觉怎样得以保持下来这一点,对理解以人为中心的或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是很关键的。
1.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个体生活中的经验或体验可能会产生四种结果[5]。第一种情况是这些经验或体验可能被忽视了,就如同对于坐着的感觉一样。第二种情况是这些经验或体验可以被个体准确地知觉到,并且由于它与个体的需要相符或由于它可强化自我概念,而被结合进自我概念之中。第三种情况是这些经验或体验可能会被歪曲,用以解决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间的矛盾。例如,一个在学业方面自我概念很低的学生当得到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时,可能会认为“老师定的标准太低了”。第四种情况,个体可能对其真实的经验或体验予以否认或根本就不去接收这种信息。例如,一个妇女的自我概念深受过于严格的道德观影响,因此,根本否认她对性欲满足方面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四章 患者中心疗法 第一节 患者中心疗法概观
下一篇文章: 第十五章 森田疗法第一节 森田疗法产生的背景及森田正马其人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